“嗯~~~”项遥抬头,偷偷地观察爸爸的脸色。
“有用吗?”项海洋的语气已带有几分火气。
“我只是想……”
“这对你有用吗?”项海洋打断了项遥,盯着他说道。
项遥低下头吃饭,没有再说话。
见项遥没再辩解,项海洋心中的怒气稍稍平息,又继续夹菜吃饭了。
项海洋之所以没有再问什么,因为他不想因此让项遥饿肚子,项遥的心里则在想着,该如何向爸爸解释,又或者还要不要解释。
房间里又恢复到只有碗筷的碰撞声。
吃过饭,项海洋坐到沙发上看电视,项遥收拾餐具,等洗好了碗筷,他倒了一杯水,放到项海洋身前的茶几上,转身准备回房间继续。
“你等一下,我们聊一聊。”项海洋轻轻拍了拍身旁的沙发,说道。
“嗯!”项遥知道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在沙发的一端坐下。
项海洋调低了电视的声音,问道:“你最近书看的怎么样?”
“嗯~~~还好,有收获。”项遥回答道。
项海洋不自觉地音调升高,带着责备的语气问道:“收获就是教别人怎么打麻将吗!”
项遥听出爸爸话里的火药味,没有回话,佯装在看电视。
“我下班回来,刚走到小区门口,就被你李大爷拦下,他拉着我说了半天,你想不想听他说了什么!”项海洋的语气带有命令的口吻。
项遥知道,老李在跟爸爸讲述事情经过时,一定有删有减、有渲有染,但是,一向和蔼的爸爸,之前从未因别人的一言之词,就不假思索的责怪自己,所以,他知道爸爸发火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他与李大爷的误会,所以,此刻的他,也没有做解释的念头,只是安静地坐在沙发上。
项海洋见项遥沉默不语,心中的怒火又涨了几分,声调不自觉地提高了三度,盯着项遥说道:“人家问我‘什么样的蛤蟆容易被炖成菜’!”
说完,项海洋的手在茶几上重重地拍了一下。
虽然项海洋正在气头上,但是,他说完了这句话,就沉默着盯着项遥,他想用沉默表达他对这件事的态度;项遥也沉默着,不想做解释,他的沉默则是希望爸爸的情绪能尽快平复下来。
两个人都这么静静的坐着,房间里气氛紧张,就连电视的声音,好像也被感染了似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像珍珠落玉盘般的清脆、响亮,又像是点了慢放似的,声音被一字一句地拆开,然后像抛石子一样,从左边的耳朵,抛进了空白的脑海,在脑海里划出一道道抛物线,然后,又毫无痕迹地从右边的耳朵跌出脑海。
在沉默的时间里,项海洋的怒火被理性一点点蚕食,眼前的儿子一向懂事,所以,他猜测一定是事出有因,于是开口说道:“小遥啊,你从小就一直懂事,学习上也从没有让我操过心。即便是毕业之后,你想转行做金融,我也支持你,我相信你能有所作为,但是!”
项海洋察觉到自己的声调又变得越来越高,于是停了下来,平缓了一下语气,继续说道:“但是,你为何总是跑去,跟一些不相干的人聊你的事情,你这样做,除了让别人看笑话,增添你自己的困惑之外,对你有任何作用吗?”
项遥知道爸爸的怒火已经消了不少,并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现在已经有“好好聊天”的意思。
于是,项遥开口说道:“爸,我知道,我选的这条路,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是,就在这个过程里,我却时常有种在浓雾里穿行的感觉,所以,总想找人聊聊,哪怕是对牛弹琴,哪怕会被他们嘲笑,但是,能让我谈谈我的感想,听一听反对的声音,我反而能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那你为什么不能跟我说呢?”项海洋不假思索地问道。
项遥低着头,没有回答。
项海洋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问的有点“愣”,就没再补枪。
房间里又只剩下电视的声音。
听到儿子的心声,项海洋心头的怒火已经彻底消失,此时此刻正在心里思考着,该如何打开父子俩的沟通桥梁,以便项遥能向自己谈论他心中的苦恼。而项遥却在思考着,还要不要继续坚持自己的选择,还要不要在这条,荆棘满布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过了会儿,项遥转过头,望着爸爸说道:“爸,我想去上班了。”
听到这句话,项海洋有点吃惊。转过头望着项遥,此时,项遥的眼神中虽有一丝坚定,但是,湿润的双眸表明,更多的还是无奈。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多年的教书经历让项海洋深知,一句师者的话,能对听者产生多大的影响。况且,坐在他面前的,是他看着长大的儿子,从小倔强、好胜的项遥,能说出这番话,肯定是出于某些原因和顾虑。可是,一时间他又不知该如何应答。
项海洋站起身,移步到窗台边,望着远方。
“爸,你的年纪不小了,马上也要退休了,我想去上班,多挣些钱,让你过上好日子。”项遥说道。
听了这番话,项海洋明白了项遥的顾虑,他有些感动,但是,他的脑海里正在思考的,是如何劝导项遥,因为他心里清楚,接下来的聊天,对项遥的人生会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思量片刻,项海洋说道:“自从你妈妈走了以后,我对生活已经没有太多眷恋,唯一牵念的事,就是想看着你能找到你的人生方向,并一点点地去实现它,至于你说的好日子,我没有兴趣。”
项遥被爸爸的这番话触动,没有开口,他原本已确定下来的想法,正在一点点动摇。
项海洋凝视远方,说道:“你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可以有选择、可以有梦想的时代,这是用几代人的拼搏才换来的!”
项海洋停了下来,往事在他的脑海里浮现,曾经颠沛流离的生活记忆,几乎让他泪目,声音有一丝哽咽,说道:“你可以不必为了填饱肚子,而选择庸庸碌碌,更不必为了一封介绍信,而陪着一群牛羊荒渡十年的青春。”
项遥的眼睛湿润,他知道爸爸曾作为知青,插队到陕北农村,在哪里生活、劳作了十几年,直到国家恢复高考后,才圆了他的求学梦。兜兜转转了几十年,才重回家乡,走上他儿时梦想的三尺讲堂。但是,对于爸爸的这些经历,他也仅仅知道这些,而且,还是从妈妈的口中得知的。
“爸,你,你从未跟我提起过那些往事。”
“是!”项海洋说道:“就连你妈妈也知道的很少。”
“以前,我总想忘记那些被命运摆弄的往事,忘记知识也会变成一种罪名的痛苦,忘记需要用两年的时间,才能跨过车站检票口的煎熬。”项海洋清了下嗓子,继续说道:“直到我拿起教材,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若不是被一声声的臭老九骂醒,知识改变命运的标语,就不会写遍大江南北,若不是因为饿怕了、穷怕了,我们的祖国怎么能这么快就实现振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