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分为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皇城就是内城之中,有很多重要机构,百姓严禁入内,最中心便是紫禁城了。
明永乐十五年,征召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开始大规模重建北京城。其时,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蒯祥奉命设计建造皇宫,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承天门。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承天门建成,为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因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命名承天门。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
而皇城攻破的消息早已传到大小官员的耳中,他们早早地就赶到了承天门,按照官职先后排列跪拜,等待着李自成过来,早日登基,至于什么崇祯帝,早已不重要了。
李氏苠这时也和那军官匆匆赶到,承天门的大部分大顺军已经赶到,等会李自成要经过的路被清扫地干干净净。
军官上前上一个将领行礼道:“参见吕将军,布将苏金城奉命迎接陛下!”
李氏苠则是跟着士兵们,低着头行礼。
吕将军却傲慢道:“现在什么时候了?怎么磨蹭这么久才来,像个小娘子似的!”
听到这话,苏金城想要解释一二,不料吕将军挥挥手,又接着道:“罢了,你们先进城清理皇宫,有何发现?”
这时忽然传来一声炮响,只见李自成带步行在队伍前面,百姓们跟随在队伍两边,顿时让承天门广场上人声鼎沸,不时还发出鞭炮声。
吕将军不在管苏金城,而是快速去迎接李自成,只剩下苏金城在那傻傻站着,过了半响见没人理睬,便整顿好队伍。
李自成边走边拱手作揖,姿态诚恳。大家见李自成如此,更加热情了。
统治接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的确是烂到根子里了,虽然他李自成是民心所向,但是毕竟是流寇出身,最后葬送了大顺江山。
李氏苠觉得已经应该做点什么,为百姓做点什么,可自己仍然身陷大顺军,而且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也不知道能否回江南继续执掌权利。
也不知道王海祥能救得几人,陈长春带领的宫女们活下来几何,宁妃是否入土为安?一时间思绪万千。
李自成的队伍走在小道上,听到周围的欢呼声,只觉血液就像凝固了一样,都围也好像静止不动,这一瞬间,让他感到恍如隔世。
那时候李自成还是一名驿卒,整日为了生计而操劳,可就是因为崇祯裁撤驿站,导致无饭可吃,最终举义造反。
这时李自成已经走到了承天门城楼下,看着那块匾额,又响起明军看不起自己农民出身的自己,怒火中烧,大喝一声,抄起大弓往那匾额中心便是射了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