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李从珂就怀疑石敬瑭有问题,然后和近臣谈到此事,李从珂说:“石敬瑭和我是近亲,是不应该被怀疑的,但现在流言满天飞,我心里自然明白,万一和他闹僵了,该怎么和解?”左右的大臣没有一个回答的。
第二天,李从珂想把石敬瑭调到郓州,但房暠等人坚持说不可以,正好薛文遇在宫中,李从珂赶紧召见他,薛文遇说“:我听说在大路边盖房子,三年都盖不成,有关国家利害的大事,必须由皇帝做决断。据我猜想,除掉石敬瑭,他会造反;不除掉石敬瑭,他也会造反,那不如先下手除掉他。”李从珂听完欣喜的说“:听了你这番话,发泄了我一肚子的气。”
在这之前,有人说国家明年会得到一位贤才辅佐陛下,平定天下,李从珂心想这位贤才大概就是薛文遇了,于是立即下令写了授任官职的诏书,半夜交给学士院。第二天,宣布任命时,文武百官都大惊失色。
过了六七天,石敬瑭上书反击说:“明宗(李嗣源)的社稷,由陛下继承,这不是众人的心意,应该让给有名望的人。许王李从益是李嗣源的血亲,在皇宫中长大,如果让位给合法的继承人,也免得受人议论说是兄弟相争(免负阋墙之议)。”
李从珂看了奏章后很不高兴,把奏章摔到地上(手攘抵地),马上召马裔孙草拟诏书:“父亲有社稷、传给儿子;君主有祸难,依靠亲人。你和李从厚之间,不算疏远,以前你出卖李从厚的事,天下人都知道。现在又拿许王做文章,谁会相信你呢!英雄豪杰做事,怎么能这样!”
然后没过多久,就收到消息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了,李从珂马上削夺了石敬瑭的官爵,并且马上下令讨伐石敬瑭。
范延光向李从珂报告,率领军队攻打邺都。杀掉了右卫上将军石重英、皇城副使石重裔,他们都是石敬瑭的儿子。当时石重英等人藏在百姓家的井中,抓获后被立刻杀掉,并把隐藏石重英的那家人全族也杀掉了(并族所匿之家)。然后又收到沂州报告,杀死了沂州都指挥使石敬德和他的全家人,因为他是石敬瑭的弟弟。
当然石敬瑭也不会傻傻的坐以待毙,石敬瑭马上和契丹联系,希望契丹能帮自己一把。
契丹方面也很给力,老大亲自率领部族来支援石敬瑭,高行周、符彦卿率领骑兵出战,契丹军马上后退。然后契丹军又排成阵列,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等在敌城西北列阵,倚靠着山势,各位将军奋勇出击,多次打退了契丹军。
到了傍晚,唐军骑兵将要转移阵地,契丹军立刻进攻,唐军大败,丢弃兵器、互相挤压而死的人堆积如山。这一晚,唐军收集士兵,在晋安寨固守,契丹军马上挖掘壕沟团团围住,从此唐军音讯隔绝无法传递消息。朝廷因此非常恐慌。
李从珂马上派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符彦饶率兵驻守河阳,范延光率兵从青山路奔赴榆次,赵德钧从飞狐路到敌军后方,潘环汇合防戍军出慈州、隰州以救援张敬达。
契丹军马上转移到了柳林。李从珂马上从京师出发,晚上就到了河阳,并且召见群臣议论怎么进攻,卢文纪劝李从珂驻守河桥。
李从珂又到了怀州。召见吏部侍郎龙敏询问国家大事,龙敏劝李从珂立东丹王赞华做契丹王,派兵护送进入契丹,这样契丹王就有了后顾之忧,不能在这里长久呆下去。李从珂很赞同他的看法,却又不用他的计谋。李从珂为什么不用龙敏的计谋呢?!原来是因为东丹王身在曹营心在汉,经常向契丹王问安,而且东丹王也因为李从珂杀了李从厚认为李从珂应该被讨伐,所以李从珂怎么可能重用东丹王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