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决定亲自从京城出发前往淮南。
之前李穀在寿春城下驻扎,准备攻下寿春城,不久淮南的援军赶到,李穀便和将士们商量说:“贼军的舟船就要到正阳了,我军没有做水战的准备,万一桥梁失守就会与大军隔断了。不如现在全军退守正阳浮桥,以等待御驾。”众将都认为说的有道理,于是焚烧了自己的粮草撤退。柴荣听到后,急忙让李重进带兵前往。
这时淮南贼军乘李穀退军时,发动数百艘战船,摆开切断浮桥的架势,刘彦贞带大军列阵推进。李重进到了正阳后,听到淮军迫近,便率领众将过桥前进,与贼军相遇,李重进等人合力攻击,一下子就打败了他们。不仅斩首了二万多人,并且还杀了贼将刘彦贞,活捉了偏将咸师朗”。
柴荣渡过了淮河到了寿州城下,下令把正阳浮桥移到下蔡。柴荣亲临下蔡。庐寿巡检使司超上奏说:“在盛唐打败了三千淮军,抓获了吉州刺史高弼,柴荣马上下令释放高弼。赵匡胤也上奏,在清流山打败了贼军,然后又乘胜攻打了滁州,抓获了江州节度使皇甫晖和常州团练使姚凤。
南唐国王李景派王知朗带着书信到了滁州,再由滁州转交给了柴荣,大意是说愿意结为友好邻邦。但柴荣没有理会。南唐国王李景又派钟谟、李德明等人,传达了希望能依附后周称臣纳贡的意思,为了表示诚意还献上了金器、御衣、犀带、茶叶、药物等,又献上了犒劳军队的牛和酒。
南唐国王李景还把一百五十名后周士兵送到了柴荣那里。这些士兵本来是蜀军,但在秦州、凤州战役中被后周军队俘虏,然后被分配给各军,当他们渡过淮河后,又跑到了南唐。柴荣愤怒他们的叛逃,于是全部杀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