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杰的这一突然地举动,完全出乎了韩非的预料。
看着眼前行弟子礼的嬴杰。
韩非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这也因为韩非还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作为战国末期的第一思想家,韩非那超前的意识和理念,以及满腹的才华,完全对得起,嬴政和嬴杰的如此看重。
(前面提过一次嬴政已经要动用大军请韩非入韩,被嬴杰知道之后,劝住了嬴政)
任何势力对于不在自己阵营,如韩非这样才华横溢的人物,都只会有两种选择。
一是不择手段的抹杀他,绝不能让他成为自己势力的阻碍。
第二种,就是嬴杰现在的举动。
不顾一切的拉拢。
嬴政和嬴杰都有一个共识。
不惜一切代价的把韩非拉拢到秦国,为秦国做事。
嬴杰知道自己的斤两。
他明白自己只是因为再活一世的关系,眼光看得比这个时代的人更远。
但在智慧才识方面,自己却不一定能比得过这个时代的那些俊杰。
嬴杰明白到这一点。
就下了一个决定。
一个人才收拢计划。
既然我不一定比得过这些俊杰,那我就把这些俊杰全部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为秦国做事。
而韩非是嬴杰人才收拢计划中,最重要,也是嬴杰最重视的一位。
韩非苦笑把嬴杰扶起。
“嬴杰公子。”
“可是吓到韩非了。”
“韩非何德何能怎担得起,公子如此大礼。”
嬴杰顺着韩非的动作,直起了身子。
直视韩非道。
“先生此言,可是不愿入我大秦。”
韩非苦笑着,说道。
“请公子谅解。”
“实在是韩非,才疏学浅,不敢入秦,怕到时徒增笑话。”
嬴杰却没有接韩非的话,而是问了韩非一个问题。
“先生,请恕学生冒昧。”
“敢问韩国在七国之中,国力排名第几?”
韩非脸色有些微变了。
但还是回答道。
“第七。”
嬴杰接着问道。
“先生,认为韩国与我秦国相比如何?
“秦国乃七国之最强,我韩国远不如也。”
嬴杰紧接着问道。
“先生真的认为这样一个弱小的国家,真的能施展出先生的才华吗?”
韩非苦笑了两下。
但却神色认真严肃的说道。
“韩国是我的国,也是我的家。”
嬴杰知道,这时的韩非还没有对韩国彻底的失望。
没有对自己的父王,韩王安彻底的失望。
但嬴杰还是忍不住说道。
“先生,请恕学生直言。”
“丛先生求学时的随手之作,学生也能看出。”
“先生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教导国君如何的天下,如何治天下。”
嬴杰直视韩非的眼睛。
“先生文章中的描述,我大秦能做到。”
“也只有我大秦能做到。”
“韩国的舞台终究太小。”
“先生不到我大秦来,还能在何处施展先生的才华。”
韩非苦笑道。
“公子,不必再说了。”
韩非又强调了一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