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四合。
夜幕笼罩下的安林市,灯火辉煌。
省委办公大楼庄严威武鎏金的国徽悬挂在两个暗红色的水泥支起的穹型大门顶端,车水马龙的汽车驶过,间或闪着光芒。
郑建国和陈立走出省委办公大楼的大门,忍不住回头看了一下。
赵省长破例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和他深谈了一番,一个小时对一个封疆大吏来说绝对能会见很多重要人物,而郑建国只是一个区区的县城第一代理书记,这说明赵省长对这件事足够重视,对他们取得的成绩也十分肯定,能和省长直接搭上关系,这意味着以后的升迁绝对顺利。
临走的时候,省长很隐晦地说了,虽然烧制出天蓝色釉瓷碗,但是,天青釉是汝瓷的主打色,任重道远,距离大领导的要求还很远,一定要克难攻坚,尽快研制出天青色配方!
汝川的发展也很重要,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地搞经济建设,汝川也不能拖后腿,一定要做成政绩。
两个“一定要”令郑建国在很有成就感的同时,自觉肩上的胆子更重了,完成青瓷的恢复工作还很漫长,经济发展不上去,他这个代理书记只能永远代理,那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郑建国深沉地抽了一口烟,看了一眼陈立,突然想起朱卫平就笑了。
“这个朱技术员很有意思啊!”郑建国吐了一口烟圈,一向不苟言笑的人面露微笑令陈立一直绷劲的精神放松不少。
“怎么了?郑书记。”陈立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接到汝川的消息,这小子,玩儿的够狠,竟然将卢秉信家公子的车子给讹了去,还令卢国庆赔了两千块钱,这要是让卢秉信知道了这事的真相,还不气背过气去,自己狠了一辈子,居然被一毛头小子给收拾了。”郑建国想到这件调虎离山计就笑,上任以来两次开心地笑都和朱卫平有关。
“还是郑书记你高明啊!”陈立不住地往郑建国脸上贴金,有了好事自然和领导有关。
“不,不,主要是朱技术员聪明,用上一次的碎瓷器成功吸引了对手的注意力,让我们有时间将瓷碗安全给省委送去了,绝对的碰瓷儿专业户,哈哈,好一个机智的小伙子,无论怎样,第一件瓷碗没有白白牺牲,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车和钱也算是给朱技术员的补助。”郑建国笑意盈盈,对手输得如此惨痛还是第一次,他身心第一次通透无比。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陈立询问郑建国,如果猜的没错,郑建国一定从赵省长那里得到了什么新的任务和消息。
“压力大啊,我们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还得继续走,走,我们去吃饭,边吃边聊,”事情办完,郑建国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而在汝川的朱卫平,正奔驰在回家的路上,这一次终于可以面对朱瑞瑞的抓狂了。
“韩飞,想不到,你还有这本事?会打架,会开车,还会什么?对了,听你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啊!你老家哪里的?”朱卫平坐在后排座一连串地问题就抛出来了。
“要听唱歌吗?”韩飞答非所问,兀自唱起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唱到兴起还手舞足蹈,高声问掌声在哪里,自己用手按了几下喇叭,又高声叫道,让我看到你的双手。
朱卫平正纳闷,突然看到韩飞自己举起了双手,启动了雨刷器。
“后面的朋友,你们的尖叫声在哪里?欢呼声在哪里?”
朱卫平还没有来得及阻止他,只听见砰的一声,后备箱毫无置疑地打开了。
朱卫平看着这个有些落寞的背影,也许有一天就会主动给自己讲,这个年轻人落魄成流浪汉,背后一定有着不想告人的心酸。
“前面怎么走?”韩飞将车速慢了下来。
“右拐,一直走,看到第二十字路口,左拐,”朱卫平指挥着路线。
车子渐渐地驶入了煤苑区。
煤苑区是汝川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小区之一,汝川除了汝瓷比较有名之外,也是个资源城市,小煤矿遍布各个乡镇,煤苑区就是有名的挖煤工人集中地,发展到八十年代,形成了有名的棚户区。
朱大壮出了农忙时节种种地之外,其余时间就在煤矿上打工,一下井那就是将头栓到裤腰带上,拿着生命在挣钱,不挣钱又没有别的办法,上有老下有小,吃喝拉撒全靠他,朱卫平所在的瓷器厂半死不活,一月发不了多少钱,全家老小只能指望他了。
此刻,煤苑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志立正夹着烟,头斜仰着,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张志立这副姿态和他长期形成的习惯有关,作为煤苑街道办事处的主任,不能没有官威,这种姿势让他觉得恰到好处地高人一等。
客厅的八仙桌上放的是两盒糕点,用麻纸绳困着。
朱大壮和李秀珍坐在他们对面作陪。
张小帅在旁边低眉顺眼地坐着。
一个强势的家庭,必然有个懦弱的孩子,张小帅就是如此,爹妈强势,他就什么事不管什么心不操,家里一应俱全,他只有吃喝玩乐的份儿了,前妻留下来一个孩子他也不怎么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