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日子当然是很炎热了,几辆马车行走在通往陈家乡的土路上,忙完手里的一系列事情的刘辰终于腾出手来去自己的田地里看看。
陈家乡坐落在寿春城外十里左右,这里山地多良田少,百姓的日子过得不是很富足,但刘辰认为地理位置还可以,离寿春比较近,百姓还可以进城做点买卖。
几个小孩子在河边玩耍着。河边的淘气鬼显然毁坏了河渠的恬静:看呀!看呀!泥鳅!有个小蛤蟆!喊叫声笑声飘散开来。这是多么幸福的画面。
马车上,韩月抱怨着夏季的炎热道:
“辰哥热死了,还要穿那么厚的衣服。”
韩月用只有刘辰能听到的声音附耳道,刘辰自然知道韩月的意思,要是在后世,作为女生,哪里像现在一样要穿得这样严实,早就超短裙,牛仔短裤走起了。忘了还有小皮裙*^_^*。
“让你在家你不听,非要来,这下知道了吧。”刘辰替韩月轻轻的擦拭着香汉,大热天的穿这么严实,着实委屈了韩月。
“我也想来看看,城里多没意思出来透透气。”韩月嘟嘴说着,虽然埋怨很热,不过也没有后悔,至少风景还不错,奇花异草很多,小溪河流清澈见底,是后世不能够有的。刘辰掀开马车帘子对老马说道:
“马管家你可知这陈家乡有多少户人。”
“回公子。小人不知,公子不如去找下乡长,一问便知。”
秦汉中央官制:郡→县(道)→乡→亭→里,有一句话就是十里一亭,说的就是汉朝的乡间制度。
刘辰初来驾到,是该拜访下这里的地方官,不管别人官位大小,至少自己的田地在别人眼皮底下。
刘辰拜访了陈乡长,送了些白酒和一颗玻璃珠,这家伙就把刘辰当成祖宗了。
由于有了乡长的帮助,很快招工的事情也就办好了。这也是刘辰来陈家乡的目的。
200个青壮年,10个妇女,52个木匠。10个妇女则是给工人们做饭的,这么多人肯定是要吃饭的,做饭的人当然不能少。
刘辰的待遇不错,自然干活的一大把,东汉最不差的就是人力了。
刘辰打算置办一个家具厂,因为东汉的树木随便砍,村外的一大片杨树林,足够刘辰打造家具了。
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傍晚的时候刘辰就带着韩月回去了,留下管家老马带人在这里好生照看着。
如今工人招了那么多,粮食得明日从县里运些过来,等手里宽裕了就在这陈家乡建设一处豪宅也是不错的选择。
路晨不远,很快便进了这寿春城,迎面而来的是小鱼丫头,她欢呼雀跃道:
“公子你回来啦。”
去了陈家乡一天的刘辰便开始了解今天的账目,刘辰但凡有时间都要过问自己那点产业,这可是自己崛起的资本。
小赵理了清单:酒楼今日收入16万钱,五个茶楼收入10万钱,5个衣店7万钱。
刘辰开了个会,问着自己的下属们道:
“物资还够维持几日?”
“回公子,不出五日。”
是该回去现代一趟,搬运些物资过来东汉。
终于忙完的刘辰,终于可以吃饭了,小鱼丫头给刘辰亲自盛饭递给了刘辰:
“公子累了,多吃点。”
刘辰一看眼前的饭碗,堆出一个小山,不由摇摇头。
天下间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肚子饿的时候吃点美食了。
“公子,多吃点肉。”小鱼给刘辰又夹了块肉,害羞的看着刘辰,微微一笑把头扭到了一边。
“小鱼是越来越白净漂亮了。”看着如此卡哇伊的小鱼,刘辰调戏着害羞的小鱼。
“辰哥,漂亮的话干脆送给你当贴身丫鬟算了。”小鱼本就是刘辰的贴身丫头,如今被韩月抢了去。这妮子还打趣自己。
这时小鱼的脸全红了甚是可爱,虽然是13岁的小女孩,不过也知道韩月说的贴身丫鬟是指的什么。
“月儿说什么呢,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胡说什么。你看小鱼都不好意思了。”刘辰宠爱的捏了一下韩月的小脸蛋。
韩月嘻嘻笑道:
“不要算了。以后有些人可不要问我要。”
不要?等你以后过门了,小鱼还不是要陪嫁的,到时候还不是自己通吃。
韩月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翻了个白眼,家奴们自然是知道自己家公子和韩月的关系,早把韩月看做家母,但是每个人都是守口如瓶的,没有人乱嚼舌根。因为这是封建社会,不比后世。
还没吃完饭,就有人禀报说红娘子来了,韩月又给刘辰翻了个大白眼。
刘辰打心底觉得红娘子不错的,不仅人漂亮而且温柔善解人意,刘辰咋觉得自己怎么突然来那么多形容词呀。
可自己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这些儿女情长的事情还是别往里面钻。说白了,什么丫鬟和同房丫头,这些无所谓的。
真正的感情有时候才是事业的绊脚石。红娘可能就在此类人中吧。
“奴家见过公子。”红娘子微微蹲着身子行礼,随红娘一起来的小丫头也抱着古琴一起行礼。
刘辰吩咐道:“小鱼去添福碗筷再做些吃食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