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斯伯丁联赛
菜园的篮球联赛拖得时间很长,从开学即备战到打完全部赛事,也就临近学期末了。学业固然重要,但我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生活的重心整个就变成了篮球。
而每个学年的下学期又是校队的比赛期。
所以篮球占据了我大学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
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完就放假了。我和大傻都名列前茅,学习并没有受到篮球的影响。
大一寒假主要就是跟高中同学聚会,谈自己的大学。没事的晚上会跟大傻、哲、打打电话。有次小管家婆给我打电话,寒暄之余对我说:你呀,找个女朋友吧。喜欢你的女孩不比喜欢我家傻子的少,好多人让我给你捎信儿呢,一天到晚篮球篮球,你不腻啊。
我说再说吧,小管家婆说不能再说!就下学期,来就挑,听见没!
过罢正月十五,我们回到了学校。大学已经过去八分之一了,大一上一半了,不再是fresh了。
我不是校队的成员,所以下半个学期不参加什么篮球赛事。大傻跟维是校队的主力,我去看过他们的训练,比赛分主客场,我偶尔会去看看主场比赛。菜园校队表现很强劲,大傻引起了全省篮球界的关注。
但是最终并没没有夺冠。
我打过的比赛是斯伯丁学院的全年级联赛。所有班级都参加。有多少班级?56个。
这个联赛的赛程和时间跨度是我大学期间最长。每个班需要打几十场比赛,两个半月才收官。斯伯丁学院联赛虽然较之菜园联赛低了一个级别,但作为班级活动却特别热闹。
斯伯丁学院向来重视体育,加之上学期校篮球联赛“统招夺冠”,所以这次领导和各班就特别重视,赞助商也更多投入。
需要说明的是,菜园的篮球联赛是有赞助商的。当地的大企业、校友办的企业、与学校或某院关系良好的土豪特别热衷赞助整个联赛或某支球队。所以菜园篮球不缺钱,最终的奖金也丰厚。
上学期赞助斯伯丁院队的是一个同专业师兄创业开办的上市公司,而出了几十倍价钱赞助整个菜园联赛并冠名的是当地一家明星企业,全国百强。
作为回报,他们可以摆广告牌、颁奖、讲话,但是不能在球衣上印广告。
就连斯伯丁学院联赛这种低级别的赛事,很多班级都有企业赞助,要么是实力特别强,要么是班里学生有社会资源。比如赞助我年级一班的就是一个连锁拉面馆。哲带队打比赛的时候,拉面馆的师傅、传菜、跑堂的凑了一堆在场下加油。
赞助我们班的是个卖电脑的公司。这个公司的老板有次来我们学校打野球,看上了我和大傻,邀请我和大傻代表他公司打比赛,我们因为跟训练冲突谢绝了,但我们班其他几个队员去了,成绩很好,所以老板很感激。给了我们全套的李宁装备:球衣两套、出场服一套、装备包一个、水壶一个、篮球十个、每天四包矿泉水、每天训练之后的晚餐。
在几乎没什么广告效应的情况下,这着实太优厚了。老板是爱球的人。
斯伯丁学院的联赛只能在室外场打。班级多、比赛多,每天的比赛几乎都占据了菜园的全部室外比赛场,每个球场每天需要打两场,所以特别壮观,全校的篮球爱好者特别爱看,某些球队甚至还有了班外球迷。
这是我班第一次打斯伯丁联赛。我们班的所有人都很兴奋,班费给置办了加油的旗帜、大鼓、喇叭甚至还有八块钱一件的球迷T恤。
水蓝色和纯黑色两套球衣,背后印着漂亮的班级名和号码。
我和大傻自然还是10号和14号。其他几个队员很铁地把号码连在了一起:4、5、6、7、8、9。大学班级要凑够12个打篮球很好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12套队服的其他几套给了几个经常打球的男生,他们上场机会很少。
这几个号码一直被我们带到了后来的火车头院队,成为集体的传奇。
这两套队服在此后的整个大学里成为了我们班的标志。直到现在我们穿着这套队服出现在球场上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球友小声或大声说:七班梦之队!
我们后来变成了火车头学院二班,但那时候我们班很少再打班级比赛,所以在菜园许多打球的朋友眼中,我们永远是斯伯丁学院七班。
这两套队服我穿起来比院队的16号多,平常打球总爱穿这两件,总觉得合身而舒服。实际上院队16号我几乎没穿过。
各班体育委员去院体育部抽签分组,我们班大一,从来没有参加过该联赛,居然被列为种子队。其中一个种子队是斯伯丁学院上一届一班。那是维所在的班。
我看了下自己的组,别的几个班基本都是大二的,实力我不了解。
有个大二的体育委员跟我说,你们运气真好。
我说:这几个队实力差么?
他说:倒不是。但是大二的打球都很文明,很守规矩。大三的就差点劲了,有点欺负人。
我看了下整个赛程图,我们班出线后肯定碰大三的班。当时我没在意这学长的话,我从来不怕对方粗野,我高中整天打比赛,什么比赛我没打过,什么对手我没见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