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队长10号
我们今年能卫冕么?
去年那些人再不济,毕竟是经过一年锻炼的,并且是火车头学院中能搜罗出来的最好的篮球人才,而现在递补上来的这些人,要么是去年的替补,要么去年根本没入选院队……
我依然是想错了。
这年的火车头男篮,比去年的火车头男篮更强大。
当然,这是随后的实践检验出来的。
队里就剩我和大傻两个大四的了,训练时间有保证的,就我一个了。
那帮低年级的兄弟,对我都很感激和尊敬。今年的我在球队里,全权做主任何事情。火车头学院男篮从战术设定、人员安排,到训练比赛,大事小事都是我说了算的。前提是全队商量商讨。
我依旧带着一帮新的队员,开始了新的训练。
继去年之后,我依然在感动。
那个仓库热闹起来,如去年一般。面孔换了很多。大一的新生整个包圆了后勤工作。学弟学妹们能和我们一样起那么早甚至更早。
这些人不是为了得到领导的赏识、加点操勤分。他们是知道篮球队又陷入了新的困境中,作为火车头学院的人,他们义不容辞地想做点什么,至少是提供点旺盛的人气。
这些,我都记在心里。一直存有深沉的感激。
我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每天早上都最早来,训练中不搞任何特殊。
女篮的传统依然不变。和男篮一道训练,训练时间一样,强度也是全院之最。去年的女篮也奇迹般进入了八强。今年的女篮,海平队长走了,大四的都不打了,也几乎成为了一支全新的队伍,由两个大二的女生领着十几个大一的女生在训练。
女篮在某种程度上比男篮更让人感动。
海平学姐毕业前请女篮队员吃了顿饭,特意邀请我去,拜托我在她离校后照顾这些低年级的女篮小妹妹,帮她们料理女篮的事务。
我怎么能不把这话放在心上?怎么能只顾男篮而放弃对女篮的责任?
火车头学院领导对男女篮的重视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赞助经费、物资都由我一个人分配,但是特意叮嘱我:尽着男篮。不惜代价保证男篮卫冕。女篮嘛,随便给点保证训练、比赛就行了。
但是我征得男篮所有队员同意后,尽量地多分配给女篮经费、物资。我想让女孩们条件更宽松,心里更欣慰。女篮的两套队服是我亲自挑选的,比男篮的贵;女篮每天的训练补助比男篮要高。
两年来,女篮的队员同男篮的队员一样,都对我很尊敬。这尊敬来自于我给予她们的重视、平等、贴心,这一点其他任何学院都做不到。
领导看在眼里,跟我说:“真是绅士风度啊。这个随你,但我跟你说,惯着你是肯定你的能力,相信你的球队,期望最终成绩!你说吧,你今年要带男女篮拿下什么成绩才对得起我们今天对你的纵容?”
我说:都夺冠。
那天早上训练开始前,我郑重地把男女篮的新队服一件件发到每个人手里,我跟她们说了咱们来之不易的训练条件,但我没说我对领导承诺的夺冠。
都在感动。
新任的女篮队长蓓蓓从我手中接过她去的新球衣,10号,而不是她去年穿的7号。
10号是我的号码。从此成为了火车头学院三大球球队队长的固定号码,成为了传统。
这年联赛结束后,蓓蓓成了我的女朋友。
大部分时间的训练,只有我一个大四的,大傻有一搭没一搭地来一下,训练对于他来说更像是考研复习之余的调剂。
看看底下这群师弟们,我感觉我老了。
训练开始一段时间,我几乎是复制了去年的苦恼,依然为战术设定、人员的安排发愁,有无米之炊的无奈和从头再来的烦躁。
我当时有两个想法,一个是沿用去年的战术,其他三个位置用新的人员来填补,另外一个想法是干脆重新整合新的战术和阵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