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初入拳馆,又面少年轻。众学员自是不太服他。不过王虎虽走的是修真一途。前有玄素老人的悉心教导,后又和形意拳宋世光师父也常有交流。确也算半个打家。所以初次教拳时露了两手。学员中有很多人上次见王虎能一言指出老张的伤情。本就觉得他有点高深莫测的意思。此刻一见王虎身手确都更是心服。
这次王虎和众学员搭手确是于老张不同。老张虽号称五段说到底连入门都算不上。老张搭手往往是先说好让学员出左手还是出右拳。在早已知道学员来路的情况下。接手打破重心。表演所谓的发人丈外。
王虎则不需要指定学员的来路,随来随接。也不打什么发人丈外。而是一贴身后七拳具到,后手尽出。噼里啪啦把来交手的学员空门打个遍。确不发力。
这其中就显出了王虎的水平。原来形意最讲顾打合一。也有讲不招不架就是一下。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他和对练招数一样。只是高手的打法表现确不能当成练法来练。顾法还是要练的不仅要练还要下苦功夫勤练不辍。领手,穿梭,抱裹手。只有自己顾法精要,拳架严密。周身密不透风,才有可能一眼看穿对手空门何在。才能有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可能。当然这种表现也是两人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要是水平相当或水平比自身高的情况下也是不适用的。要知道形意还有一句话叫见空不打,见空不进。高水平的对手留出的空门,也许就是人家故意卖的破绽。诱敌之策。由此可见只有自身练好顾法才是交手的不二法门。不管是各家拳法还是刀枪剑棍。都是此意。刀法说练好缠头裹脑已学成了刀法一半。枪讲拦、拿、扎、也把拦字放在最前边可见顾法的重要。至于王虎后手尽出,确点到办止的打法。确是他诚心教导了。要知道对这些初学的学员来说接手一发放人丈外,自不是什么难事。但这样教出来的学员。对招式的运用全不知变化。一个招式只见过一种运用,又不知后手变化。自以为练的不错了,确一伸手就挨打。这也是为什么弟子不管练多少年都要在师傅手下吃亏的原因。以前师傅教徒为了自身饭碗都要留一手。也实是迫于无奈。可人家也只是留了一下变化没教而已。如今的师傅确是只教一手。这确是自身水平的问题了。
当然也和如今生活条件好,治安又相对安全。学员吃不了苦用不了心有很大关系。你如果让他一个领手打的袖子磨烂他不相信能出功夫。你如果告诉他只需打坐练气就能隔山打牛他反到愿学。正所谓是一天卖出三千假三年卖不出一担真。
玄素老人曾经给王虎讲过一故事。说是在同治年间有一人学螳螂拳的。自己能下苦功,刻苦专研,师傅也悉心教导。此人虽得师父真传确总觉得这路拳里还有几个变化师傅没教。苦于无法向师傅开口,要知道以前师傅们虽然都会留一手,可对徒弟是不说的。要是师傅觉得你可教自会传你。可要是徒弟开口去要就相当于撕破脸皮。让逐出门墙也说不定。当年号称金钢臂的武田熙具传就是这样,从祁家通臂门出来的。确说这位螳螂拳的徒弟无奈之下确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师父回家的路上蒙面埋伏。一交手就杀招尽出想探出师父的留下的后手。确没想到老师父在突然受袭之下眼见对手杀招尽出以为仇家,后手是出了,确是螳螂拳所谓八不打中的暗手。螳螂拳这八不打打上就要命了。师傅也是怕他练了闯出人命来,这才没传还想看看他心性。确没想到他徒弟这一下挨上确是当下就没命了。真可谓是朝闻道,夕可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