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午的时间,陈墨的视线基本上就在塔吊上的人、抹灰工和架子工这三人身上。这期间陈墨为了近距离观察塔吊司机,他又体验了一次白日飞升。那种失重的感觉,以及对高空的恐惧,让他差点在空中晕过去。
但总的来说,陈墨还是克服了这种害怕,毕竟他也知道,陈安不会让他掉下去,习惯之后就能稍微好点。
一边观察,陈墨也一边在记录,记录着工人的工作状态和自己的一些感想。他看着那塔吊司机在空中的司机室里百无聊赖,也看着架子工在搭架子的时候略微颤抖的腿,还看着抹灰工老黄在抹平墙壁的时候那专注的神情。
“工人,人类社会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类人,尤其是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工人,最近的这段时间里,我接触了不少工人,对这个群体有了不同的认知。从前我对工人的映像大多来自影视作品或是口口相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亲身体验和观察后,工人们的形象在我心中丰满了起来。他们是一群为家庭奔波劳碌的人,但同时他们也坚强的一群人,那种坚强就在于,不论生活是苦是甜,他们都保留着对未来的希望。或许这是人类的共性,但当这种共性体现在这群辛苦的不能再辛苦的工人身上的时候,那种希望的力量更能震撼人心。”
这是陈墨在手机里记录的一些感想,他是一个感性的人,这些隐藏在平凡中的力量深深的打动了他。
一下午很快就结束了,陈墨站在工地大楼的一楼缓缓的往外走,看着工地上的沙子、水泥还有油漆桶,陈墨一边感叹工人力量的不可或缺,一边也感叹着这种苦怕是很多人都吃不来,包括自己也是。
在陈墨往外走的时候,抹灰工老黄也在往外走,今天的工作结束了,想着自己的孙子已经平安出生,他这脸上的笑容一下午就没收起来过。此刻他正想着,等这次的活干完,就赶紧回家抱孙子了。陈墨在不远处看着老黄那得意的样子,也为他感到高兴。
说来也奇怪,很多事当你作为参与者的时候,你并不能从中获得什么情感,但当你变成观察者的时候,却往往会为其感动。就如同电影一样,很多电影故事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许并不感人,因为自己只有自己的视角,看到的会少很多,但看电影的人却能看到这件事的从头到尾,了解事情的全貌。这种时候,往往才能体会到藏在事件里的种种感情。
陈墨如今的视角就属于观察的视角,他隐着身,看着这工地上的忙碌生活,那种置身事外的状态让他的感性神经更为敏锐了起来。
就在老黄往外走的时候,那架子工站的吊篮也在缓缓下落,吊篮的样子,是一块铁板铺在下面,然后几根钢管做了个围栏,也就是留有大面积的镂空。
吊篮里的两个人累了一天,这会也靠着围栏,等着吊篮落地,可也不知是谁的脚不小心碰到了放在地上的扳手,那扳手顺着吊篮就落了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