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郑绍华就收到了“胆红素生产资料”。资料很简单,薄薄的五页,却花了十五元,要绍华三天的工资。绍华倍感资料的珍贵,晚上在灯下细细看了几遍,终于知道了生产所需的器械药物和工艺流程。其实很简单,除了主要原料鲜猪胆外,其他就是要一些量杯、漏斗、生石灰。生石灰在村里很容易找到,做房子的人家里都会有,就是量杯和漏斗这些东西别说村里,就是金和圩上的供销社,也没有卖,必须到县城去买。绍华对县城不熟悉,叫谁带着去买呢?郑绍华冥思苦想了很久,突然想到了在在汀杭县城的制药厂当技术员的堂叔。
郑绍华当即向厂里请了假,赶到汀杭县城,找到了在制药厂当技术人员的堂叔。
听说要买量杯漏斗,堂叔二话没说,在自己办公室拿了几个给郑绍华。郑绍华在离开时,看着手里的量杯,心虚地堂叔说:用袋子什么装吧。堂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装来干嘛,我办公室里的东西,谁敢说什么?不就几个玻璃杯吗?”
郑绍华回到村里,经过小卖部,高叔远远地就喊他:“绍华,有你的信。”
一定又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什么致富信息的信件。绍华想。最近,他隐约听到村里人对他的讥笑和嘲讽。那天他遇到村里的文叔,他笑着问绍华:“最近又有什么致富的信息?”
尽管郑绍华很鄙视这些人的无知和愚昧,只懂得耕耘那一亩八分地,对新鲜事物总是抱着怀疑、排斥的态度,想到他们的嘲笑的口吻,心里很不舒服,甚至去取这类信件也有种心虚的感觉。
如果我致富成功了,就可以挺直腰杆,再也不怕那些人嘲笑了,但绝不会像金生一样自私和高傲。绍华想:我还要把自己的致富技术,传授给村民,让大家一起致富。
高叔笑咪咪地从柜台取出一封白色的信封,信封右上角贴着一块小块红框红字的标签,写着“挂号”二字。高叔又从货柜上取出一张打了表格的纸,让绍华在右边格子里签字。
对于挂号信,绍华并不陌生,购买瓜蒌籽和胆红素资料时,对方都是用挂号信给他寄的。这是寄重要信件的常用方式,一般不会担心丢失。可是最近他并没有邮寄购买什么东西,谁会寄给他挂号信呢?
绍华仔细一看寄信人,是厦门寄来的,再一看,字迹那么熟悉,署名竟然是郑燕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