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大成陶瓷厂门口,工人像潮水般涌进厂区,走进车间。郑凤来提着一小袋早点,急匆匆地赶来,被门卫叫住了:
“公司规定不能带早点进车间,你怎么又带了?”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就这一回,最后一回了。下次再也不会了。”郑凤来停下脚步,向门卫陪着笑脸。
“不行,这次要没收。”门卫走过来,要抢夺郑凤来手里的东西。郑凤来连忙转身拨开人群就跑。门卫气得瞪大了眼睛大骂。
整修车间,地面上一排排的蹲盆粗胚。女工们在各自区域内修整粗胚,她们仔细地检查每个粗胚,对蜂窝洞、突点,进行修补或清除,最后用砂布打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粉尘。
郑凤来走进整修车间,穿过一排排的粗胚,朝东边的一个女工走去。两边正在工作的女工,都要抬头看他一眼,有人开始笑起来,还有人就喊了起来:“明珍,来了。”
陈明珍抬起头,用手肘拂开一缕遮挡着眼睛的头发。看到郑凤来,她的脸上马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快吃吧,不要又让管理员看到了。”郑凤来打开透明塑料袋,里面是两个肉包和一杯豆浆。
“今天门卫没拦你?”陈明珍吃了一口肉包,吸了口豆浆,含着吸管问。她双眼皮大眼睛,让郑凤来好像看到了家乡清澈的泉水。
郑凤来把躲过门卫抢夺的经过说了。
“妈的,一个看门的,神气什么。”郑凤来说。
“咳,明天还是别买了,省的被门卫发现。反正我没吃,也不觉得饿。”陈明珍吸着豆浆,把剩下的一个包子递给郑凤来。
“那怎么行,你有低血糖,早上不吃早餐,容易晕倒的。”凤来接过包子,三两口就吃掉了:“没事了,我先过去上班了。迟了被发现,又要扣分。”
陈明珍看着郑凤来离开车间,她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门外的晨曦照进来,凤来的身影被拉得格外长,仿佛一睹高墙。
四年前,初中毕业的郑凤来,无所事事,在潮州的姑丈写信过来,告诉他潮州瓷器厂要招工人。郑凤来乘坐了一整天的班车,来到潮州,姑丈把他介绍到大成陶瓷厂。郑凤来在厂里做了一年后,拉了几个同村人进厂。那些同村人,没多久又拉了自己的亲戚朋友过来。短短两三年,来潮州打工的老乡有十多人。他们虽然不在同一家厂,但也经常有联系。
两年前的一天,郑凤来听说厂里来了一个老乡,跑去一看,是陈村的陈明珍,一个高大丰满的姑娘。原来陈明珍也是初中没考上高中,在村里人的介绍下,来到了大成陶瓷厂。郑凤来一见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老乡姑娘,就被吸引了。开始陈明珍很内敛,不怎么爱说话,即使是老乡们凑在一起吃饭,她也是少言寡言。
郑凤来每天有事没事都要跑到陈明珍的车间走一趟,带些零食什么的。陈明珍埋头干活,郑凤来就在旁边漫无目的地说话,笑话、段子、遇到的各种事情,想到什么说什么。说得多了,不时引得陈明珍莞尔一笑。
郑凤来每天在整修车间停留十来分钟,就要匆匆忙忙地离开。有一天,郑凤来请假没上班,第二天来到整修车间,他刚刚开口说话,陈明珍就插嘴问:
“昨天去哪了?”一问完,陈明珍就低下头,羞红了脸。
“身体不舒服,有点小感冒。”
“哦?”陈明珍倏地抬起头,蹙紧了眉头,眼睛扫了一眼郑凤来。
“吃了点感冒药,现在没事了。”郑凤来笑着说。
陈明珍撇了撇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