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绍华的嗓门粗大,声音洪亮,把所有在场的人都给怔住了,会场一下子鸦雀无声。江上清本来心虚,顿时脸色煞白。江维全不愧久经沙场,虽然郑绍华点名指向他,但他脸上依旧静如止水。
分管领导罗荣康连忙站起来,说:“慢慢说,慢慢说。”而后将郑绍华的材料交给宫主任,江上清一看,也不示弱,连忙把自己的材料也递了过去。宫主任让另外来的一个年青干部认真看材料。门口窗户上扒着的连达村人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会场,等待县林权办的裁决。
郑绍华的材料相比江上清的丰富多了,不仅有林权证,还有一九七二年版的林业地图,淡蓝色,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上面林班号标注得清清楚楚。一九五二年的土地证更是清楚地写明了暗坑山场属于郑屋村的郑子涛。
江上清很好奇,也凑过去,仔细看了看土地证,上面赫然写着:土地证所有人,郑子涛,土地面积:暗坑山场一点五亩。
江上清好像突然发现了新大陆,大叫起来:“证上写了一点五亩。那就量一点五亩给郑屋村吧。”窗户外那些人一阵哄笑。
郑绍华再次站了起来:“解放初期那次土改运动,我们村的郑子涛害怕被评为地主,因此在证上只填了一点五亩,实际上整个暗坑都是他的山场。那时的一亩,相当于现在的几百亩,有的人填证只有几分,山场有这么少的吗?何况还有四至界址。东到上岩,西到雷岗山,南到山脚,北到山顶,你算算,有多宽。”
对于面积的问题,纠纷办的宫主任也给予了证实,当然对于具体界址地名他不懂。面对双方都有林权证,宫主任也一时无法裁决,只好说回去再核对有关资料。
郑绍华对宫主任的调解很不满,认为明明自己证据丰富,他还不敢当面断定谁是谁非。因此他站起来,拉了宝华就走。临走时,他对江维全说:“维全书记,和你村民说,暗坑山场择日招标。谁要是敢阻拦,后果自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