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悟过来的老人们愤怒了,他们坚决要求施工队整改。双方发生激烈的对峙。郑旺盛赶来,赔着笑脸,试图两边都不得罪,结果双方没有一个听他的。郑绍华听说后,赶到现场,经过仔细辨别,非常生气,他打电话给施工负责人黄工,要求把偷工减料的地方挖掉,重新铺设。黄工非常大度,狠狠地斥责了施工班组长。
晚上,黄工来到郑绍华的家里,带着两件茅台酒,里面还夹了一个装了一千元的红包。
“书记,我们完全支持你的观点,一定要确保质量。”黄工递了一根中华烟给绍华:“只是……那已经铺设的路面,是不是就算了。我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
郑绍华已经知道,这个黄工虽然是交通局工作人员,但做工程却是属于私人行为。现在交通局的道路硬化项目,一般都是他们局里内部人员包揽,到时来检查验收的都是他们局里的人,因此质量再差,也总能顺利过关。这也就是为何泰阳乡的豆腐渣工程也能验收过关的原因。
想到泰阳乡的那条路,想到过往群众的怒骂,郑绍华心里就愤愤不平。
“到时候,我会另外给书记‘一方’的酬谢。”黄工双手伸出食指,交叉成一个“十”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