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项目放到自己村,郑绍华开始很高兴,过了一会又说:“哎呀,要做事情很累,还是肯不要的好。”接着又把卢角里还有一段道路无法实施硬化的事情也向邱伟江汇报了。邱伟江对郑绍华一顿批评,说好几个村都想要这个项目,乡里不同意,你倒好,拱手给你还嫌弃。
“资金虽然不多,但是你可以通过这个项目带动。做好了,会有更多资金和项目朝你们村倾斜。实施中,遇到一点困难是肯定会有的,就看你如何去解决。有的事情,一下解决不了,过段时间可能就解决了。”邱伟江说。
郑绍华笑着说:“丰崇村去年那个项目实际花掉的不超过八十万。因为河道清淤还是请我的挖机去做的。”
“所以,我希望你在实施这个项目时,不要步原来两个村的后尘,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亮点。”
郑绍华离开乡政府,心情很好,本来想马上回村里的,想到邱伟江书记说的项目,他决定先去梅溪和丰崇村看看。梅溪村距离乡政府只要五公里,郑绍华骑着破摩托车,十多分钟就到了。他之前来过一回,还是梅溪村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完成的时候。他听说梅溪做得很漂亮了,一个人特意来看。当时看到昔日杂草丛生的河道,整治后变得河面宽阔、绿水徜徉时,虽然只有一百余米,但和原来的对比,真的有天壤之别。他心里慨叹,这样整治真好,新农村建设,就应该是这样。当时他还只是郑屋村的支委,他回去后对当书记的郑宝华说了梅溪村的变化。宝华说:“要是我们郑屋能争取到这个项目,也同样能打造好。不就一条河整治了下吗?”
郑绍华沿着梅溪村沿河走,河水清澈见底,有红鲤鱼、鲫鱼、石斑等在水里悠闲地游弋着。岸上白墙黑瓦的房屋,倒影在水里,波光粼粼。路旁边的花圃种植着桂花、阴香等花木。
可惜整治的河道太短了,要是能再长一百米,河面再宽阔些就好了。郑绍华喃喃自语说。他点了根烟,刚刚抽一口,口袋里的手机就响了。一看,是梅溪村的书记李文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