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亮森的“名气”大,周边小村的砌石头活基本都由他做,尤其是一些村里的公共设施,村干部都爱找邓亮森。邓亮森干活从来没有村民敢出来阻工,谁要是敢出来稍微发几句牢骚,他就会至少一个耳光扫过去。活干完了,他要是心情不好,看哪个工人不顺眼,就会轻则扣工资,重则一文不给。没办法,他是大村人,一些被他欺负的村民,虽然满肚子怨言,却没人敢公开说出来。
郑平来怀疑,是因为他知道郑绍华的性格,加上他家族大,兄弟多。是全金和乡为数不多不卖“强势”账的村书记。
邓亮森看着郑平来怀疑的眼光,低声在他耳边说:“郑绍华是我姨表兄,他母亲我叫姨姨,我叫他哥哥,我去找他,稍微放低点价格,他敢不答应吗?”
“哦?”郑平来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他心里暗喜,连忙说:“到时候弄到做了,不能忘记我。给我一点活干,比如供应水泥、沙石等。”
郑绍华找宝华商议砌护坎的事情。他们走在儒河的福安桥上。河两边挖好的深沟里灌满了水,像渠道一样。河中间堆满了泥沙和石头,像小山包一样。
“郑平来带的几伙邻村的石匠师傅,我去了解了他们的功夫。他们都是‘卖假’师傅。”郑绍华吸了一口烟说:“而且价格也很高。”
郑宝华点头说:“我也听说那几个师傅的底细。砌的石坎也好,水坝也好,不管有没发生暴雨洪水,寿命都只有三年。到了三年,石坎就会崩塌,水坝就会决堤。”
郑绍华笑了说:“‘卖假’的功夫实在好。”他把烟蒂抛到河里,一脚踩在桥栏杆上。烟蒂晃晃悠悠地飘在水里,像一叶轻舟。绍华说了自己的想法:听陈玉文说他认识一个龙岗乡砌石头的,人很老实本份,砌石头的功夫很好,最主要的是不会‘卖假’。能不能请他来做,石料和沙都用河里现成的,这样成本就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