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登莱守备孙大仁很是气恼,家里的生意不是很好,这倒也没啥,毕竟家大业大的,再差也是黄城第一大户。
孙家也面临着一场大变局。
儿子从京城来信,新皇上位,对儿子也不知是好事坏事,儿子已经从翰林院里出来,等待分配新的工作,据说新皇对此还亲自过问,足见其重视。
一般来说,探花会在京城为官,而且很有可能进入内阁。孙大仁的儿子孙浩自从殿试高中以来,已经十三年了,少年也熬成了中年,还是在翰林院,也没有外放,也没有去各部任职过。总之,孙浩在京官中已经成为鸡肋式的存在,这不天子换位,孙浩也期望能够升一升,毕竟在官场,升官也算是人生目的之一。
再不升职,只能申请外放了,一个六品官,外放意味着,从此远离京城,远离政治中心,对孙浩而言,离开并不是他喜欢的。
孙浩也可能意识到,或许是父亲作为一方军侯,可能对其升迁产生了影响,在家信中,很含蓄地提出这个看法,只是说,让父亲安稳些,不要在海岛上出事,对孙家前程不好。孙大仁多么精明的人物,岂能看不出来。
在他的心中,他也在权衡,在博弈,难道,父与子只能保一个?要知道,他也不是只有这一个探花儿子,还有六个,只不过这个老大最争气。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世间安得双全法,既能让儿子升官有能让家族继续繁荣。
孙大仁的家业主要在黄城,这是登莱之间的小城,也是登莱驻军的总部,早年为了拓展与东北的生意往来,孙大仁在北长山岛修建了堡垒,也是在登莱守军之外的一支军队,尽管没有正式的地位。
近两年海上似乎不太平,长岛就变成了一个火钳,到底是钳制别人,还是烧自己,这个还真的不好说。若在以往,他绝不怕事,可是现在,新皇登基,有几位官员已经成了那给猴子看的鸡,自己若折腾出点事,就是这个命运了。
本来军队,无事即是好事,作为儿子的大后方,孙大仁不能出事,儿子每年五百两的开销也要送去。想来想去,孙大仁还是决定不能牺牲自己,自己收敛一下就行了,儿子那边就自求多福吧,买卖还是要做,海岛那支武装,就放弃吧,万一他们出事,找到自己头上,给人留下口实,孙家就完了。
登莱两府已经默认了孙大仁对黄城的控制,只是这两年的生意不甚景气,往东北的商路有所阻断,海岛那边也不给力,竟然连海路究竟为何堵截也了解不清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