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荃也不会让姜媛总是待在家里,他希望姜媛能够到处转转,最好找点事情做,要不自己就要天天侍候她,毕竟,姜媛粘人的本领是前无古人的标准,花样百出,还让人心潮澎湃,欲罢不能。
接着,林荃带姜媛到周围的一些手艺人的作坊转了转,主要是想为姜媛定做几双皮靴,冬春两季,皮靴既保暖又美观。林荃给姜媛选定了小羊皮、鹿皮的各两双,这种靴子比较柔软,比牛皮的舒服多了,灵儿也有两双,这些都是林荃付款,姜媛自是喜欢,也欢心自家男人的体贴。
山阴的靴子对她算是新物件,她喜欢的很,拿着那些成品的鞋不舍得放手,若不是林荃坚持要量脚定做,她早已买了好几双了。这一天,她看林荃的眼神也温柔了好多,整个人娇滴滴的样子,不似她刚来时候的周正样子,很是拿捏人,林荃也让她搔得心中痒痒,这姜媛就是两面派。
姜媛为人大方的很,尤其对身边的亲戚朋友,也为姜圣夫妇以及八角楼的掌柜大厨们选了一些,灵儿本来就有他们的脚样,就回去取来。
当工匠为姜媛量脚的时候,姜媛很是不愿意,一方面她是大脚,当时裹脚之风已经开始在南方士子间风闻,好多名妓名媛都裹了脚,官宦人家的女孩子也以裹脚为美,当然,不裹脚的还是大多数。另一方面,不想让别人碰,尤其别的男人碰,没办法,林荃只好帮她量,并且安慰她,这皮靴呀,裹脚的女子是没法穿的,穿出来四不像,只有她这样的天生大脚才好看。
在与工匠们的聊天过程中,林荃建议对工序进行改革,尽量多的去发明一些模型和模板。这样,一些工艺要求不高的环节,都交给学徒处理了,师傅的劳动量就会越来越低,就可以专心于鞋样式的设计,这才是山阴鞋业的发展方向。
同样模型的增多,也可以更大地降低制鞋的技术含量,后来,不光是皮鞋,其它材料的鞋也被发明出来,如棉鞋、布鞋等。
林荃作为山阴制鞋的始作俑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工业化思维所带来的好处,具体的模型设计并不完全是他的功劳,他介入这个过程并不多,大部分是匠人们自己的创造,可见工业化的发展不是必须有一个伟光正的理论在前面支撑着,老百姓对效率的追求,使得行业在工业化的进程上慢慢地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