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希声初学剑法没过几日,内力便自然而然的更进一步,打通了手阳明经,踏入《全真心法》第四层。如此惊人的提升速度,在全真教创教至今,绝无仅有。在江湖中也是凤毛麟角,更何况练的还是公认前期进境最缓的道门心法。
正宗道家武学,源远流长,自先秦流传而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道家最先于其中确定自身当世显学地位,可以说底蕴深厚。其中多数之人,大多避世于山野之间。秉承自然无为,求一清净长生,不争不抢,无欲而刚。
武于最初时期,诞生的时候,在这群先行者眼中,也只是对长生之道的一种探索。所以道家武学大多中正平和,也正是因为对长生的渴望和不断探索,成就了道家在百家中仅此于医家的医术。炙热无比的渴望,造就了坚定可怕的信念。无中生有,克服一切艰难重阻,一切都只是为了长生。强身健体便是武学诞生而出的终极目标,其他的都不过只是附带。
凭着对身体的了解,这群先行者们开始了不断的作死。犹如传说中,神农氏遍尝百草,在身体复杂无边的筋脉中开始了大胆的尝试。
人体如一小宇宙,五脏轮转,自有其运行规律。挑战固有的规则,需要的不仅仅是大无畏的勇气,还要有牺牲的信念,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群早期的探寻者,用自己的血肉,在对长生的追梦旅途中,于虚无中铺就了武道这条支路。
人体的经脉大小无数,复杂奇多,又自有其规律所在,每一条脉络,都对身体有不同的影响,组合在一起又会有更大的影响。先贤们就这样慢慢的试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不断的实验,追寻着结果,默默的记录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再整理编著,成就了武。
道门武学之所以前期进境缓慢,后期道路更广,中正平和,后劲绵长。是因为它本身便是奔着长生去的,筋脉运行最全面,不存在什么隐疾。不争一时之强,但求长存于世。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了争斗,便会有高低。久而久之武学便偏离了它诞生时的初衷。有了各个流派,为争强好胜而诞生的武功更是层出不穷,为了速成,断章取义伤人伤己。严重者,导致习练者性情偏激,渐渐的理念之争便越演越烈。
谈不上好坏,说不清对错。有仗剑行世的大侠,亦有提刀横行的匪徒。这个江湖始终如剑一般,对与错,全在个人。正义与邪恶,存乎于一心。剑刃之利,一面对人,一面向己。
江湖几多事,万丈红尘中。任你风华绝代,盖压一世,魔威遮天,致使天下噤声。终繁华如梦,在时间的齿轮前,姻消云散。
………………………………………………
金雁功,全真教独门轻功身法。不同于其它轻功身法,金雁功的威能全在个人能力。功力深厚者练至深处,甚至可借风而行。神雕中期,郭靖就曾凭此攀上了襄阳城墙。
全真弟子只要通了一条足经者便可得受,风希声同样有练习。毕竟曾经作为一个资深武侠迷,风希声就曾对段誉学得《凌波微步》后的保命能力,深深着魔。
当然,同样的,那种疾驰若电,逐风踏浪,纵跃于空的畅快感,更让人着迷。于是整个偌大的终南山便成了风希声的后花园,每日都能看到林间风希声跃进跃出的身影,或狼狈,或飘逸,惊起一片飞鸟。甚至有时餐饮于荒野,卧榻在树梢。以天为被,卧地为床,风餐露宿,如同野人一般疯魔了还不自知。
………………………………………………
终南山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武功,东至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周至县境内,海拔2604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