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符箓虽然有很多繁复纷杂,可是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特殊效果的,只有几种最基本的符箓拥有比较特殊的作用。
大约只有金木水火土五符,还有祛病符,凝神符,平安符等十几种种类的符箓拥有比较神奇的功能,但是也许是画符人的境界修为不够,能够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聊胜于无而已,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但是夏阳画的符箓却并不一样,他的境界够高,精神力也够强,就算是他平常状态下随手画的符箓,威力也比青松道人画的要强。一旦他全神贯注,全力画符,那么这种符箓的威力将会成几何倍数的上升。
若是带有攻击性的符箓那威力就算清虚真人也只能避其锋芒,不敢硬接。
只不过这种符箓需要夏阳全力施为,以他现在的精神力量一天也只能在这样的状态下画八次,也就是是说他一天只能画出八张这样的符箓,而且这还是在画符不失败的情况之下,若是失败只会更少。
夏阳想把这些符箓给皇帝使用,毕竟皇帝的武功并不高,若是有了这些符箓,对他的安全会有很大的帮助。不过这种符箓需要用精神力量引发,皇帝根本就用不了。对于怎么能让皇帝可以使用这些符箓,夏阳一直没有什么头绪,是以夏阳这几天一直在为这件事情发愁。
他知道青松道人经常会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许会有什么办法,或者能够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夏阳相信只要自己有了方向,自己只要进入到明心境的状态下应该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现在他对这件事情是一丝头绪也无,空有一身的本事,却什么也做不了,让他憋屈极了。所以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可惜对于这件事情,青松真人也是无能为力。
夏阳无奈,只好把这件事情搁置到了一边,不去想它。还好现在夏阳有明心境的帮助,心境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在这个状态下心思通明,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很快就把自己心中的愁绪给压了下去。不然,若是像以前一样,他怕是又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
想起明心境,夏阳也没有想到自己读的道经竟然还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不过,皇宫里的藏书阁的藏书还有青云观里的道经已经全都被夏阳记在脑子里了。而现在京城里自己还没有去过的拥有诸多经卷的就只有大相国寺了。佛教道教两者各擅胜场,两教经卷都包含着两教的思想,道经可以形成明心境,不知道佛经可以形成什么。
现在夏阳的符箓之术已经全都学到手了,其他的事情要么是时间不到不能去做,要么是毫无头绪被他给压下来不去想它。夏阳发现自己一下子竟然变得无所事事了起来。
想去大相国寺的这个念头一起,就深置在了夏阳的脑海中,就算进入到明心境也没能把这个念头压下去,反而愈加的强烈了。
正好,去大相国寺本来就在计划之中,现在我也有时间,心里也想去,夏阳也就没有强行把这个年头压制下来,用来测试明心境的威力,而是从善如流选择顺应了自己的心意。
夏阳又与青松道人说了会话,就匆匆告辞离开了,换下身上的道袍,走出青云观,直奔大相国寺。
夏阳来到大相国寺之后,发现这里来了很多京城百姓。今天不是庙会的日子啊,怎么来了这么多百姓?夏阳想到。
经过一番打探他才知道,这一切的源头竟然是自己。
大半个月之前的那一战,京城里喊杀声震天,官兵连带反贼,死伤竟然有近万人之多,这里虽然是京城,但是这是在古代,不想现代一样,一个一线城市动辄几千万人,现在京城里的常住人口也就一百万人左右,这一下子平均下来每一百人就会有一人死亡,大多数还都是青壮,京城的百姓自然是人心惶惶了。
这还不算什么。当天夜里,皇帝又抓了许多大官,就连皇亲国戚都被抓了没能幸免,消息传出来之后,京城里的百姓就更加慌乱了,一时间京城百业凋敝,对京城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有关系有能力的人看到京城的局势,纷纷跑出了京城,观望着京城这次事件的后续发展。而普通百姓没有那个能力跑出去,只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生怕自己被牵连出去。直到几天之后,官府贴出了安民告示,百姓们才敢小心翼翼的走出房门,京城里才算恢复了几分生机。
百姓们没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只能道听途说,事情不免就被夸大了几分。百姓们虽然心中慌乱但是为了生活,只能待在京城里。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就只能祈神拜佛,希望神佛能够保佑自己,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京城里香火最旺的两家道观寺庙,就是青云观还有大相国寺了。青云观因为那一场大战,有很多宫殿倒塌,虽然皇帝下旨让工部派人过来,但是因为工程量太大到现在都没有修缮好,是以青云观现在还在闭观之中,百姓们根本就进不去。既然拜不了三清祖师,那就只能拜佛祖了,所以夏阳来到这里之后,才会看到这种情况。
夏阳了解了缘由之后,心中长吁短叹,但他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百姓,心中有些郁闷。他默念明心经进入明心境,把这郁闷的心情驱逐出去,长吸一口气,走进了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的历史悠久,他的建筑布局也跟别处不同,处处透着一股禅意,但是夏阳来到这里是有其他目的的,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并不关注,直接走到了大殿之中。
进入大殿中后,夏阳找到了值班和尚。对他说自己的母亲笃信佛教,最近京城里不太平,为了让母亲心安,他想要在这里抄经祈福。
最近这一段时间,来到大相国寺求取佛经的人不少,但是想要抄写经书的人却只有一个。和尚看夏阳谈吐不凡,气质非凡,穿着也很讲究,一看就知道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子弟,这样的人轻易得罪不得。和尚想到。
“施主。这件事情小僧做不了主,需要得到方丈的首肯才行,还请施主在此等候,小僧前去禀告方丈。”和尚双手合十作揖。
夏阳也是双手合十回礼说道:“有劳大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