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飞鸿松开按着张杨肩膀的双手,将李雪松放到桌子上的水杯拿起来,搁到了张杨的手上。然后苦口婆心地劝解道:
“老二,不要失去信心,昨天我们三个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在一起议论了很长时间,我们认为能够改变学校决定的唯一可能,是让李曼玲和你到学校领导那里说明当时的情况,这样也许会有转机。你认为呢?”
“那样有用吗?他们不会改变决定的?”
张杨的目光仍然没有焦距,像是回答,更像是自言自语。
李雪松坐到张杨身边,搂住他的肩膀,鼓励他道:
“事情还没有做,怎么能知道不会成功?先喝口水,我们再研究应该怎么做,我认为,找到李曼玲应该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不要失去希望,你要振作。”
“就是,必须去做。做了就有可能成功。不做就一定没有希望。”聂全添油加醋地道。
“申述是一定要的,我们要先写一个申述书,把事情的经过说明白,再加上李曼玲的证言,还是有希望扳回这一局。但是,老二,你也要做两手准备,如果没有成功,也无所谓,大不了再考一次。”
郑飞鸿考虑问题很细致,既给予了张扬鼓励,也让他在心理上做好离校的准备。
经过三兄弟十几分钟的劝解,张杨终于回过神来,他认为三个人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在绝望之中看到了一线希望,张杨的情绪逐渐地稳定了下来,考虑问题也深刻、全面的多了,不再只是纠结于对不起父母这一件事。
他仰脖将杯子里的水一口气喝干,用袖口擦了一下嘴边的水迹,把杯子放到身边的桌子上,对关切地看着自己的三兄弟说道:
“谢谢哥们了,放心吧,我没事。只是乍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难以接受。其实没有什么,就如老大所说,大不了重新来过。只是我不想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睛……,哎,不管这事成不成,你们的友谊,张杨我记住了。”
聂全拍了张杨肩膀一下。
“老二,这就对了吗,这才多大的事,不就是耽搁一两年吗。那都不是事,我们还年轻,时间多着呢。”
李雪松在旁边受到了郑飞鸿的启发。他出主意道:
“你就和伯父、伯母说,你看不上这个学校,没前途,要考一个好学校,说不定,伯父、伯母还支持你呢。……”
“停、停。”郑飞鸿打断两个人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