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斯坦兄弟在等着看他的笑话,林毅虽然清楚哈维打电话来的用心,但是他却并不生气,反而还相当的开心。
别人越不看好邪典电影,林毅就偏要拍一部大火的邪典出来,好好的让他们长长记性。
正是因为所有人都不看好邪典,也才说明这里面存在的巨大商机。
“和退税经纪人行业一样,邪典电影也处在一个巨大的空白当中,不是邪典不好,而是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玩。”
挂掉电话的时候,林毅笑的很开心。
想想现在《洛基恐怖秀》在录影带市场里的火爆,他就更加坚定了拍摄这部‘邪典大片’的信心。
就拿这部《洛基恐怖秀》举例,其实热爱邪典的人很多,在庞大的影迷基数里,即使是‘一小部分人’愿意走进电影院,那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票房收入了。
但是为什么至今没有一部邪典做到这一点呢,还是因为导演没能抓住观众的观影心理。
当初林毅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就曾学过一门课程,电影心理学。
电影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庞大的忠实粉丝,不管是警匪片还是温情片,总有人喜欢它。
而类似于《洛基恐怖秀》这一类的邪典,口碑占据了很大的作用。
走进电影院里观看过它的人,都说它不好,但是为什么不好,却也没有人能够讲的明白,反正就是不喜欢看。
那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愿意购买它的录影带呢?时间的磨砺和积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邪典的一个重要标志,乱。
没错,以《洛基恐怖秀》为代表的邪典电影,他们的剧情毫无章法,乱的一塌糊涂。各种荒诞的搞笑,确实有人喜欢,但却并不适合在电影院里观看。
反而,如果是呼朋唤友,几个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喝着啤酒,吃着快餐,再加上一部不用带一丁点脑子去看的电影,那简直再好不过了。
总结成一点,观众花了钱,走进了电影院之后,就会下意识的带着一种需求,值回票价,是大部分观众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没有人是抱着一种感受荒诞搞笑的心态,去电影院里看电影的。
即使是最‘滑稽’的喜剧片,也是有一个最基本的故事套路,喜剧片的笑点虽然是编剧故意设置的,但是这种‘刻意’也是源自于平实的故事背景。
但是邪典却不同,依旧拿《洛基恐怖秀》举例,如果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这部电影本身其实打破了常规的电影套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否则的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艺术片导演,选择去刻意的模仿它了。
但是,模仿它的人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这才是重点,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林毅,再清楚不过邪典的问题所在了。
以他的眼光来看,邪典其实和喜剧片有相似的地方,大家都是在搞笑,在制造笑点,博得观众们的笑声,让他们满意,让他们觉得花钱走进电影院,来看这部电影,是一件十分值得的事情。
可是喜剧片成功的做到了,邪典却没有。
“气息!”
林毅抓住了一个要点,他准备用在自己将要筹拍的这部‘邪典大片’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