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象,我封你为水衡都尉,主管我军造船和远航事务。我望你能够再接再厉,把庐江造船业发扬光大。”
罗策封阎象的职位虽然不高,但权力可不小。其实是原因很简单,是因为罗策麾下的船只都交由阎象管理,现在规模还算不上太大。只要有庐江一地,但日后一旦统一荆州和江东后,就是说荆州和江东一带的大小船只都交由阎象管理。到时,即使是水军要用战船也得看阎象的眼色。
其实,这是罗策对阎象工作能力的肯定和信任。阎象原本是袁术旧臣,袁术败亡后,归顺罗策。罗策刚开始对阎象没有多大的期望,但阎象的表现要比他想象中好得多。在庐江立下的功劳,可以说比程昱还要大。
或许是因为袁术不会用人,所以才会让阎象在历史上没有太多的表现。但是,既然发现他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罗策自然要重用。
“谢主公,我必定不负主公所望!”阎象虽然被封赏,但是并没有居功自傲。这种不骄不躁的态度,值得很多人学习。
“既然庐江的造船业已经发展起来,日后你等可以造用民船卖给百姓使用。我相信,庐江一带应该有不少百姓愿意购买。即使是荆州和江东的百姓前来购买,也可以卖给他们。”
罗策的眼光非常长远。现在的造船业已经小有成色,也是时候考虑商业问题了。他相信,造出来的民船会深受百姓的欢迎。
“是,主公!”
“阎象,你给我说说前往辽东的事情。”罗策询问阎象道。
“这次我军乘坐楼船前往辽东,一共使用八十名水兵,带了不少粮草,但是淡水有点不够用。期间,我等还一度走错方向,最终用了八十天抵达辽东。回来的时候,只用了六十五天。有了这一次经验,下次再出航。一来一回,只用四个月足矣。”阎象自信道。
“非常好。我听说这次前往辽东你们换回近百匹马匹,看来从辽东购买马匹运回庐这一想法江可行。”
“主公,虽然此法可行,但是效果没有想象中好。”阎象有不同的见解。
“为何不好?”罗策不解道。
“首先,辽东贫瘠,气候寒冷,不易种植粮食。当地的百姓他们更重视粮食,而非钱财。所以,许多马商只愿用粮食来换马匹。然而,我等坐船远航两个月才能抵达辽东。海里多水,放在船内的粮草容易潮湿。一旦,潮湿就会发霉,所以带太多的粮食,前往辽东,不易保存。”阎象解释道。
“的确为这样,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其次,马乘坐船只不易适应,受到气候影响易犯病。此次,从辽东带回来的马有数十匹患病,所以把马运送回来有些不易。”阎象说明了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