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家主陆逊得知罗策和罗瑜到来亲自出来迎接。他看到罗策后非常惊讶,因为没想过罗策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我乃陆逊,字伯言,不知二位罗将军到来有失远迎,还请罗将军勿要见怪。”陆逊将罗策和罗瑜带到客厅,并让下人送上茶水。
“我常闻江东多士族,以陆家和顾家最为有名。走在路上都能听闻路人赞颂陆绩和顾邵博览群书,是我等学习的榜样,所以今日特意前来拜访。”罗策随便扯了一个理由,其实他只是来找陆逊而已。
陆逊,字伯言,是吴国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陆逊在夷陵之战的时候,火烧连营,并且击败刘备并一战成名。孙权称帝后,封陆逊为上大将军,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位极人臣,终年六十三岁。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他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但是,如今的陆逊还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郎。
“罗将军廖赞了。不过,我叔父确实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在读书方面可以说远胜于我。”陆续对陆绩称赞道。
陆绩是陆逊的叔父,但年纪比陆逊还要小五、六岁。所以,现在整个陆家年龄最大的就是十六岁的陆逊。
“伯言,我有一言不知道该不该问。”
“罗将军请说。”
“难道你们陆家没有长辈了吗?”罗策虽然已经知道陆逊就是陆家家主,但是他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陆逊脸色有些难堪,对罗策说道:“不满罗将军,家父陆骏在我幼年时就已经离世,我从祖父陆康于庐江病逝,所以如今陆家最为年长的就是我。虽然我无德无能,但无奈之下,只能接过陆家家主之位。”
“原来如此,那可真为难你了,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如此重担。”罗策安慰道。
“我陆伯言承受的重担,对于罗将军来说,又算得上什么。我早闻罗将军十六岁便独闯洛阳,拜师蔡邕,十九岁带领兵马于中原平定黄巾起义,二十一岁统领诸侯联军在虎牢关大战吕布。罗将军的表现,远胜于我。”陆逊对罗策事迹知道得一清二楚。
罗策略微意外,没想到陆逊竟然对他的事情了解得这么详细。
罗策对陆逊说道:“伯言,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鹿门书院?”
“鹿门书院闻名天下,我当然有听说。司马徽和蔡邕皆是当世名士,无数学子前往鹿门书院求学。”陆逊也想过去鹿门书院求学,但是身为陆家家主,所以他无法抽空,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