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不管怎么样,总算安抚住了裴皇后。
&esp;&esp;永安侯夫人又是低头又是陪笑,费尽唇舌,直说得口干舌燥。
&esp;&esp;半个时辰后,永安侯夫人身心俱疲地出了椒房殿。
&esp;&esp;照例是菘蓝送永安侯夫人去宫门处。
&esp;&esp;“好好伺候娘娘,”永安侯夫人深深地看了菘蓝一眼:“你对娘娘的忠心,侯爷和我都看在眼里。”
&esp;&esp;最后一句,若有所指。
&esp;&esp;菘蓝心知肚明,轻声道谢:“多谢夫人。”
&esp;&esp;菘蓝是家生子,亲爹亲娘死得早,只有一个兄长。后来,菘蓝的兄长战亡,留下一个独子。
&esp;&esp;年近四旬的菘蓝,终身未嫁,最大的牵挂,便是这个侄儿了。
&esp;&esp;好在侄儿还算争气,如今是永安侯身边的亲兵。
&esp;&esp;青黛的情形,和菘蓝颇有相通之处。当年她们两人被挑到裴婉清的身边,一是因为她们忠心能干。二来,她们两人都是家生子。父母兄弟家人都在裴家。
&esp;&esp;永安侯夫人对心思缜密的菘蓝颇为满意,点了点头,出了宫门。
&esp;&esp;菘蓝在原地注目片刻,无声轻叹,方才转身回了椒房殿。
&esp;&esp;……
&esp;&esp;平国公府。
&esp;&esp;“启禀夫人,太夫人的马车已经回府了。”丫鬟前来禀报。
&esp;&esp;郑氏嗯了一声,快步往外走。
&esp;&esp;太夫人逐渐年迈,精力体力远不及往日。这两年,一应人情来往走动,都由她这个儿媳出面。
&esp;&esp;今日,太夫人不知怎么来了兴致,让人备马车去了程家:“程姑娘救了三郎一回,又不肯收诊金。今日我登门去观礼,也算还了程姑娘这个人情。”
&esp;&esp;以太夫人的身份地位,去程家观礼,确实抬举了程锦容。
&esp;&esp;这一意外的举动,令她措手不及。
&esp;&esp;郑氏想要陪着一起去,太夫人却道:“我去也就罢了。你一同前去,阵仗太大,别吓着程姑娘了。”
&esp;&esp;太夫人生性霸气,说一不二。
&esp;&esp;郑氏做了多年儿媳,对太夫人的性情脾气十分熟悉,只得作罢。
&esp;&esp;这大半日,郑氏心里也犯了嘀咕。
&esp;&esp;太夫人对程姑娘也太过看重了吧!对了,这位程姑娘今年及笄,和贺祈的年龄倒是般配……这个念头刚起,郑氏立刻摇头轻笑。
&esp;&esp;贺祈是平国公唯一的嫡子。太夫人几乎将贺祈宠上了天。贺祈的妻子,必然是名门闺秀。以程家的门第,根本高攀不上平国公府。
&esp;&esp;还是尽力促成侄女郑清涵和贺祈的亲事才是。
&esp;&esp;一来可以降低贺祈的戒心。二来,大事不成,也多一条退路。
&esp;&esp;郑氏心中暗暗盘算,很快到了门口。
&esp;&esp;贺祈正好搀扶着太夫人下了马车。
&esp;&esp;郑氏扬着笑脸,亲热地上前扶住太夫人的胳膊,嘘寒问暖:“婆婆出去大半日才回,儿媳心中一直惦记得很。婆婆累不累?儿媳扶着您回院子歇下吧!”
&esp;&esp;太夫人心中惦记着一桩要紧事,哪有心情和郑氏闲话:“三郎送我回去便可,你不必跟着来了。”
&esp;&esp;郑氏:“……”
&esp;&esp;贺祈连眼角余光也没给郑氏一个,扶着太夫人扬长而去。
&esp;&esp;看着祖孙两个相依离去的身影,郑氏胸口阵阵发堵,暗暗咬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