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着脸皮在顾知念家中呆了足足三个月后,卫鞅在一个清晨离开了,当然,离开前他留下了半吊铜钱。
“老头,你说他能见到大王吗?”
顾知念不知道从哪骗回来一条黄狗,此刻正拿着一根捡来的骨头逗它。
老人坐在门边上,双手放在膝上,混浊的双眼望着远处苍茫大地。
见到大王吗?
如果那个年轻人真的能够见到大王,让这战乱结束,想必不止是自己,千千万万人都会感激他的吧?
人们常说太平太平,可怎么样才算是太平呢?
或许,再无兵戈战乱,就是最好的太平世道了吧?
老人从记事起,看见的便是烽火狼烟。
爹被征去打仗,听说是大王要跟魏国打仗,结果一去不回。
娘带着他跟着人流往未知的远方走去,走不动了,就被人流裹挟着向前,随时都会有人倒毙在路旁。
那时候的他被娘抱着走,饿了就将树上的叶子摘下来裹着土,涩涩的口感并不舒服,但是吃多了肚子涨涨的,就感觉不到饿了。
娘死的时候,手里还攥着一把叶子,肚子涨的圆圆的,如若不是好心人递给他半张又黑又硬的蒸饼,他也早已成为路旁的一具饿殍。
他记事后吃过最美味的食物,便是一大张香喷喷的蒸饼。
刚拿出来的蒸饼,又大又软,白白的还带着刚出锅的香气,一点点撕下来吃,可以让他们一家人吃上好几天。
就算是放久了以后蒸饼变的硬了也没关系,就着水泡软了撕下来,一点点吃下去,软软糯糯的很是可口。
如果每天都能够吃上大蒸饼,那这天下一定是人们常说的太平吧?
如果可以看见这样的太平世道,那该有多好啊!
那天晚上顾知念所说的话他也不是很明白,心里却隐隐觉得,如果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或许这永无休止的战乱很快就能结束。
“或许能吧。”
老人沉默许久,才轻声说出这一句话。
即是对顾知念,也是对自己。
顾知念撇撇嘴,去墙边拿起木棍开始了每日必备的练习。
近一年下来,他的力量大了许多,手上这根百斤重的木棍也用的顺手了。
老人教给他的那两招,几乎已经成了他的本能,当他握着木棍时,就知道要用多大的力道刺出,然后用怎么样的方式收回最省力。
“呼。”
脱下湿透的衣物,顾知念跑去外面的溪边洗澡去了。
他离开后没多久,小院里来了一个人。
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到院子里,看着坐在门边上的老头,沉声道:
“一个月后大王要对魏国用兵。”
他顿了顿,又继续道:
“上次是村西出人,这次该轮到村东了,每户人家都要出一个男人。”
老人只是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村里的老者离开之前,在小院门口停留了一会,轻声道:
“实在不行,让你收养的那小子去也行,你养了他这么久,他也该替你去走这一次了。”
回应他的是沉默,他叹了口气,往家中走去。
当顾知念回来时,却看见老人手里拿着一个断裂的枪头,在细细的擦拭着,边上还放着一具铁甲。
“老头,你这些东西哪来的?我之前可没看你拿出来过啊!”
他大大咧咧的坐在对方身边,捡起了一旁的铁甲。
用一片片铁片串连起来的甲胄正好能将上身包裹进去,至于透气性和舒适度就别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