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春节,历来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春节时段的划分有很大的差异。有的说,春节要从腊月二十三扫尘祭灶开始算起,直到元宵节才结束。有的说,春节就是除夕开始,到正月初三结束。可能更多的人认为,应该是从除夕到元宵节。当然还有更夸张的,有的地方的少数民族,要把正月完全过完才算过完年。
穿山河村的老人们常说一句话:“庄稼老二莫望过年,过了年就下田。”意思就是说农民过完年就要开始忙碌了。这既是对时令的一种把握,也包含着对农业劳动艰辛的一种无奈。
在穿山河村,很多村民一般是到了正月初十左右,就开始下地干活了。先把冬季没有种小麦油菜的土地耕耘一番,把地里大块的泥土打细,有的地方就要开始播散下种苗了。
农村人吃蔬菜都是自己种的,所以很多人家房前屋后都是用来种蔬菜。过完年,小珠家大人也开始在房子周围挖地、施肥,然后撒下辣椒、茄子等等蔬菜种子。
大人们下地干活的时候,孩子们也不会闲着。小珠年纪小,身体又弱,干不了重活,但是放牛是可以的。牛是农村人家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一家人的生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把牛养好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事。
早些年,还在集体干活的时候,牛是集体的,因此是有集体安排人员统一放养。80年代初包干到户以后,牛就分到了农户,由每家每户自己管理。
穿山河村这么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比较大的村子,周围可供放牧的草山等资源有限,所以,牛虽然是各自放养,但孩子们常常都会集中到几个地方一起放牛。
其实放牛比较简单,把牛赶到杂草、灌木树叶长得比较茂盛的地方,让牛自己啃食,孩子们只要偶尔看看,不要让牛跑远就好。这样,放牛就为孩子们在一起玩乐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在农忙季节到来之前,牛使用得不多,这时,小珠基本上每天早上都会其他孩子一起去放牛。
穿山河西岸,适合放牛的主要是骆驼岭、馒头坡这些地方。最近,小珠和小伙伴去得最多的就是村子西南面的馒头坡。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馒头坡就像一个大大的馒头,摆放在离村一里来地的地方。坡不算陡,从四面都有野山路上去,山顶还有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
小珠和小伙伴们一起,把牛赶到山顶,就让牛在草丛、灌木林中吃草,小伙伴们就聚在一起玩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