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众多打击宫少寒决定前往在农村的爷爷家,舒缓一下自己的神经,陪陪老人尽尽孝道,同时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和人生。
都说隔辈亲辈辈亲,爷爷对孙子的疼爱,不如说是溺爱。正是因为有老一辈人的放纵,宫少寒才能得以度过一个无拘无束欢乐的童年。
爷爷是一个传奇人物,提起老书记十里八乡的村民无不对其竖起大拇指。
抗美援朝归来后,为了不给国家增加负担,解甲归田。因其德高望重的品性和正直的人品被村民推荐为当时生产社的书记。又因时代的变革,在家务农,自力更生。
宫爷爷写得一手好字,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挂在房间里的一副对联,“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和已经被擦拭得没有棱角的“四大伟人”画像,无不显示出这个人的思想品德和那个时代的厚重。
看着记忆中熟悉的场景,给宫少寒浮躁的内心了又上了深深的一课。相比于爷爷的经历和过往,自己目前所遭受的一些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看着隔壁床上精心打理过的数百本书籍,这都是宫少寒在大学期间所读,有军事、历史、哲学、经济、文学等等。原来这个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自己孙子的成长和进步,宫少寒的眼眶不禁微红。
在跟这个年过朝枚的老人耕田、放牛,一个星期过后,宫少寒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这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是自己目前能够接受得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世事无常,才构成了人生,佛家有云:“舍得,”有舍才有得。宫少寒在自己26岁的年纪,挥墨写下“不念过往,不惧未来!”
宫少寒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是一个实干家,多年的部队经历让他知道,想的再多,不如脚踏实地的去干,做难事必有所得。
父亲并不容易,养着一家子人,年迈的爷爷奶奶,上大学的妹妹,身体不是很好的母亲,所有人的吃喝拉撒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好不容易最不省心的儿子,能够取得一些成就,前途大好,而今却迈步从头越!
生活这么苦,人活着总得有点儿奔头儿,静下心来的宫少寒想到了,自己恐怕就是父亲精神上的那根稻草。换位思考,把自己摆在父亲的位置上,自己恐怕并不能做得比他更好。
而今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快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些成就,来弥补父亲心灵上的创伤。同时,自己也需要一份有前途的工作来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理想。
接受失败,承受失败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自己如此,家人亦是如此,何况他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