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地起床,因为今天要参加李二的大朝会,不知道有什么事,只是知道无故不得缺席。冬天的早上,寒风瑟瑟,程然裹着厚厚的皮裘骑在来福背上。慢慢地朝皇宫走去。老黄确实是个能做事的人,程然并没有去问他具体怎么实施的,只是听老黄说,铁炉子已经进入到了量产阶段,第一批的试验品今天就会在刘府先安装上,估计下朝后便能见到了。程然吩咐打造的兵器也在加班加点的进行,不知道打造完成后送给诸位兄弟后他们是什么表情……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皇宫已近在眼前。
程然已是正宗的云麾将军兼银青光禄大夫,站班的位置自然是靠前的,程然自然的选择了武将的队列,站到了一大帮叔伯之间,抱着笏板,闭目养神。
早朝开始,照例官大的先说,因为已临近年关了,房玄龄出班开始总结贞观元年以来的各项总结,类似于后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规中矩,没有后世精彩,毕竟听惯了后世的更直观的数据,现在的唐朝人还不会用增长率和百分比来说话。接着便是杜如晦出班,对大唐来年的发展做了一个预算,也算是一个政府工作计划吧。
很失望,魏征没有出来杠上一杠,他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程然都觉得他走神了。真不知道今天这个朝会开的有什么意义,真不如自己在家盘炉子有意义的多。
魏征还是在杜如晦讲完之后出班了,御史台的老大嘛,出来就是弹劾人,意料之中,魏征弹劾长乐王李幼良嚣张跋扈,暗养死士,勾结突厥,意图谋反。至于说证据,还不充足。也是,如果证据确凿,那就不是弹劾了,那该是大军压境了。
李二并无太大反应,喜怒不形于色是一个帝王的基本素养。让百官商议。
房玄龄出班道:“陛下,李幼良乃是皇室,长乐王,老臣以为不可轻举妄动,轻下结论,当从长计议,查明真相。若谋反属实则当派重兵镇压,若无谋反之心,则陛下下旨约束即可。”李幼良,程然多少知道,李渊叔叔的儿子,封长乐郡王,李渊在位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凶狠残暴,人偷他马,直接把人砍了。后来李二继位,怀疑他谋反,赐死,当时这事就是中书令宇文士及办的,当然这背后未尝没有李二的授意。只是不知道因自己到来而改变的历史又将如何发展。
“陛下,派遣重臣前去自当被长乐王察觉,老臣认为当派我朝中机敏之新人扮作商贾前往长乐王封地实地勘察为上策。”长孙无忌出班道“臣举荐程然,长孙冲,尉迟宝琳前往,想必很快便可查明真相。”
程然有点懵,怎么也没想到会牵扯到自己,回头瞅瞅长孙冲,只见他微微冲自己点点头,心中便有了些许明了。闹不好这件事是大佬们早就定好的,甚至是长孙冲去跟他爹要了这么个差事,刚刚从战乱过来没几年的大唐君臣,没人把李幼良放在眼里,此次暗查,就算李幼良不是谋反,只要查到他嚣张跋扈,鱼肉百姓便是大功一件。长孙冲,尉迟宝琳都是有跟脚的,估计早就知道,只有自己被蒙在鼓里。
“准奏,着程然,长孙冲,尉迟宝琳前往暗查,自行挑选人手,克日启程。”李二应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