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这婚事办得醋,我看没人现在好的。 ”
晚上,何氏躺在炕上和张义忠说悄悄话。
张义忠嗯了一声,“宋家出了不少力。听说屋子里新添的物件除了顺子给打的,就是宋氏到镇上采买的。我瞧着不下二两银子。
这事儿何氏都知道,只是从未向他提起,“那刘成对四娘极好,别人不知道,还以为四娘是他亲闺女呢。天天来给四娘瞧病,治眼疾。没有一天间断过。唉,这样的人不多了。四娘这孩子本就是个仁义的,刘成对她那样,她准不能差了他的。我瞧着这采买的事情,也多是她的主意。”
张义忠感叹道,*她原在家里就是有主意的人。谁能拗道谢去。不过,真要是二两银子也不算多了。你不是说那辣白菜的作坊一个月能挣个十多两银子嘛。四娘可是捞钱的好手,老三啊,他是个没福气的人。”
屋子里静了一会儿,忽听睡在榻上大郎道:“姝姝的心大着呢,我前儿个听她念叨要在西山村买地,还打算开个一亩大小的养鸡场。”
张义忠翻了个身,“养鸡场?她鼓捣那玩意儿干啥?家家户户都养鸡,她要是单为了卖鸡蛋,就算她歇歇心吧。做个生意哪有一做一个准头的。以前那都是小来小去的,咱们由着她。可这养鸡场,别的不说,单道谢建起这么大的鸡养就算百拾两的银子。”
何氏也是第一次听说,很惊讶,“大郎,你和四娘一向都挺亲近的。有空儿的时候就算劝她,这养鸡场可不是小事儿。做不好赔了的话,谁能帮她补这个窟窿?再说,你爷年前不就下了死令,不准家里的人再去做买卖了。眼下不太平,还是老老实实在家种姑娘。她要是说买地,我和你道谢赞同。”
“对,买地,这咱同意。她要是种不过来,咱们去帮忙。但这养鸡场,我越想越不保靠。到时,别倾家荡产的,她想哭都没地儿哭去。”
一直在听声的元娘道:“爹、娘,你们都操哪门子心呢?人家四娘现在不是咱家的人了。她如今眼睛也好了,想干啥就去干呗。咱爷还能管到她头上去啊。再说,四娘干的买卖哪一次赔过。当初卖酸梅汤的时候,你们不也说这不行那不行的嘛,结果怎样?”
张义忠一骨碌坐了起来,将被子现在身上,有些激怒,“她那是运道谢。人哪有不跌摔的,我不信她就这么一直好运。我今天还真就算巴话放在这儿了,这养鸡场绝对是个赔本的营生。哼,你们这些丫崽子,一个个主意正的很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信的话,咱们就走着瞧。”
“哎呀,你们还让人睡不啊?困死了,别说话了。”二娘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抱怨道。
何氏拉张义忠身下,小声道:“行了,睡吧。明天让大郎去劝劝。她不听,也不关咱啥事,咱们当长辈的该劝的道谢劝了,尽心了就行了。”
张义忠叹了口气,躺了下去。
张四娘这孩子,他对她的印象不是很好。脾气犟,固执得很。从前她只是一个盲眼的小姑娘,畏畏缩缩的躲在宋氏的身后。时常会让人忽略看掉她的存在。可自打落了挝后,脾气就见涨。啥事上都想掐尖,上次不就是为了宋氏把老三给打了嘛。
即使她以才勰为目的,帮他们大房赚了银子,可他从心里也不怎么见待她。
这孩子个性太强,不服管,不听话。亏着不是他闺女,否则一旦惹了他,可就真要动手收拾她了。
他张了张口,想让何氏别去辣白菜作坊了。可一想到二娘闯的祸还得嵩要银子,他又闭上了嘴。他盘算着,等私塾盖起来,他就让何氏待在家里头吧。钱是少了些,省着点花呗。家里二房一家暂时搬走了,老三的媳妇跑了,外面还吊着一个寡妇。自家的姝姝嫁了,这家里头的事,能干上活的,也就算指望何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