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战场上秦国步兵与骑兵三路夹击晋军,晋军前军中军左翼右翼都已经被击溃,王明一队骑兵在晋军之中来回冲杀,晋军前军中军与两翼一些侥幸存活的迅速逃到了后军之中。
坐镇后军的林盛韬将后军最后的八千步卒也组成了方针,按照时间驻守宣化的守军支援应该快要到了,目前他们必须硬扛不能撤退,撤退只会被敌方骑军追杀,砍瓜切菜一样杀干净。
他现在开始后悔与秦军直接交战了,如果他们不管城外的小股晋军,坚守营寨不出战,秦军就算进攻他们也不会出现如今这么大的伤亡。
随着后方阵阵尘土扬起,一支骑军出现在了晋军的后方,林盛韬苦苦等待多时的援兵终于赶到了。
秦军步卒也在主将秦瑞武的指挥下重新组成方针,两支骑兵则在各自骑兵统领的指挥下分别靠拢在了步卒两翼,王明所在的骑军位于左翼。
晋军八千步卒已经结阵以待,支援而来的八千骑兵也分散到步兵两翼。
大战持续到现在,秦国步卒死伤了约五千人剩余约一万五千人,两支骑兵死伤约四千人剩余六千人马,目前步骑总兵力约两万多人。
三万晋军仅剩的八千步卒加上支援而来的八千骑兵,就兵力而言双方并没有太大差距。
双方见面并没有直接开战,秦军这边刚和晋军打完,虽然士气正盛,但体力已经不足了。
晋军八千尚未投入战场的骑兵,也是从三十里外的宣化赶来,全速行军下人马都有些疲倦。
战场上活着的双方士兵也大多都负伤了,王明一伍之中,除了他因为真气护体没事,王军身上有三处刀伤,王雨身上则有五处刀伤,不过因为两人都是锻体武者,刀伤并不深,伤到的位置也不是致命的地方,对两人行动没有太大影响。
反倒是魏、宋二人在三兄弟的保护下没受什么伤,宋嘉宁身上只有一处刀伤,伍长魏威则是一处伤都没有。
如果开战后双方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继续打下去的结果毫无疑问是两败俱伤,最后胜利的一方也活不下多少人。
就在短暂的休整后秦国步卒开始向前推进,晋国步卒也是严阵以待。
王明一伍人马突然被统领汤奇叫到身边,“你们五人之前战场上表现的十分神勇,这次还是由你们作为先锋,打完仗如果活着,人人加官进爵,另外还有赏钱”骑兵统领汤奇说道。
“我等领命”,在伍长魏威的带头下五人大声达道。
虽然五人也不想冲到最前面,但战场上面就讲一个军令如山,如果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说不定就直接按军法处置了。
五人被安排到了骑兵最前方也是最中间的位置,随着秦国的号角声响起,他们又是展开了新一轮的冲锋。
双方步兵开始短兵相接,秦军左翼和右翼的骑兵也开始进行冲锋,晋军也没有放任秦军攻击两翼,晋国骑兵同时也开始向奔来的秦国骑兵发起冲锋。
不同于步兵和步兵之间的战斗,骑兵之间的战斗更加危险,双方两骑之间都默契的空出一些距离,因为双方骑兵太过密集的话,双方对冲会导致战马对撞。
靠近敌骑之时王明当先一戟横扫,前方两骑同时挥刀格挡,不过都被一戟打下马来,两支骑军交锋,落马之人必死,后面的魏、宋两人高举的战刀直接将落马的两人劈死。
前冲之时手持地魄不断直刺、横扫、下劈,身前相遇敌骑,只有少数晋国精锐士兵或者是炼体锻体武者能抗住一戟,普通骑兵一戟就死。
王军有了那杆马槊更是如虎添翼,使出王明传授他改良破军式中的横扫千军,威势完全不弱于三弟王明,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晋军持刀与之对碰,无不落马并且脱刀。
王雨也是一改平时嬉闹的性格,一杆枪接连捅穿了数名敌骑。
附近双方骑兵相接,一样也是惨烈无比,刚挡住敌方的一刀,随后紧跟着又奔来一骑一刀砍下,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卒或者身手了得的高手,在战场上能活下来就靠运气。
最倒霉的就是两骑没有错开身位,战马撞在一起的,落马之后很多直接被敌方或者己方的战马踩踏而死。
秦晋双方对冲之下,还是晋军稍占优势,因为晋骑没有投入战场,体内上还是略胜秦骑一筹,并且数量上也比秦军要多两千。
虽然左翼骑军中有王明一伍这样势如破竹的冲阵,但毕竟只有五人,对数千人的战场也是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并且王明所在的这一支骑军里面小半还只是新兵,秦晋两骑短兵相接之时,多数也是秦军被斩于马下。
就在此时战场后方,又传出了一阵喊杀声,伴随着声音杀出了一队骑兵,领头一骑兵穿着秦国盔甲,正是秦国骑兵副将军曹锐,曹锐身后跟着黑压压的骑兵,数量比支援的晋国骑兵还要多!大概有近万人的规模。
晋军又被前后夹击,后方由于没有准备,曹锐率领的这支骑军接触晋军后,如同割韭菜一样。
这支骑军兵分三路迅速从后方向晋军步兵方阵与两翼骑兵发起冲锋。
本来两翼略有颓势的秦骑,在己方大量骑军的支援下,又打的晋军节节败退。
曹锐也率领麾下亲兵,直接冲散林盛韬亲兵,他手持一杆马槊,直接将晋军主将林盛韬斩于马下,之后还割下他的头颅,并在战场上大喊“你们主将已死,投降者不杀”,秦国士兵听后士气大振,也跟着高喊。
晋国士兵见己方被前后夹击,且主将都被斩于马下,军心已失、士气全无,五人冲锋遇到的阻力也少了很多,五人来回反复冲杀,死在王明铁戟之下的人不计其数。
左翼这边的晋军已经没有多少了,王明五人就又冲到晋军已经被冲散的步兵方阵之中收割晋军生命。
战场上如果一方出现了溃散的情况,就会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死人速度会比激战快很多。
接连两仗下来,丧命于王明戟下的晋军已经在百人以上了,其余四人加起来也有近百人。
晋军中出现了大量投降和逃跑的现象,不过因为秦国骑兵数量太多,晋军逃跑之人大多都被追上斩杀,只有很小一部分骑兵成功跑了出去。
这场战争已经宣告结束,晋军三万步卒后又支援八千骑兵,秦军二万步卒后又两次投入一万骑兵,共两万骑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