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柳宜大笑不止:“无妄大师,你说的都是真的啊!七郎果然天赋异禀,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啊!”
“儿啊!给母亲说说,你怎么就会背诵诗歌呢?”大夫人紧紧的将柳勇搂在,脸贴着脸,对他亲了又亲。
“舅舅,舅舅教我的。”柳勇为了挣脱了大夫人的怀抱,扑向了聂峥的身上。
“聂峥,好!以后啊,多来县衙走动,好好教教七郎。”柳宜拍着小舅子的肩,才发现小舅子除了经商,还有这么优秀的一面。
“姐夫言重了。”聂峥谦虚的说:“以姐夫的学识,只要每天花点时间教七郎,七郎会更优秀的。”
柳宜这下更加相信,柳勇是文曲星转世了。只见他转身,跪倒在地,对着天边的虚空中,拜了一拜。他口里念叨着的,都是对无妄大师的感谢之言。
当天晚上,柳宜将一家老小全部叫到了一起,吃了个团圆饭。顺便把七郎抱出来显摆了一番,让柳勇喊人,背诗。
柳宜还现场教授新诗,他念一句,柳勇跟着读一句。不过三遍而已柳勇就将新诗背得朗朗上口。
老太太和柳宜母子俩,笑了一个晚上。
以后的日子,柳勇白天跟着柳宜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等,到了晚上才有时间修炼。
聂峥来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一方面因为柳勇每十天就要泡一次药水,另一方面要和柳勇商量建立情报组织的细节。两人商定,聂峥先物色好所需要的人才,建立琅琊谷。至于琅琊阁建阁仪式,就要等柳勇大一点,可以参加的时候再举行了。
柳勇十一个月的时候,就能走路了。可能是因为一直在修炼无妄大师武功心法的原因,他从迈出第一步起,就走得很稳当。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刚刚会走路的柳七郎,就开始扎马步。而且,一站就是一两个时辰,小小年纪,从不喊累。
有时候,他特意早早的起床,悄悄的跟在柳宜身后练武。被柳宜发现后,更加的疼爱他,经常对他指点一下。
但是,柳宜让柳勇学武,是有条件的。他要柳勇每天背书一个时辰,练字一个时辰,否则,就不让他学武了。
文治武功,柳宜更偏向文治。至于武术,柳宜觉得能有些本领防身,足矣!
在柳勇的带动下,哥哥姐姐们,也被感染,天天跟着柳宜屁股后面练武。
柳宜一见这场面,干脆请了个武功好的捕头,负责在早上教孩子们习武。
好在这个时候正是夏天,柳勇和几个小孩起床不算困难。因为有比较,大家都憋着一股子气:不服输的勇气。所以很多高难度的招式,他们都能比较准确的完成。
上午和下午,柳宜则找来地方大儒教几个孩子读书识字。这个时候,小孩子的倔强劲儿又上来了。大家你追我赶,比谁识得的字多,背诵的诗文更多,最后,还比谁写的字好。
一时之间,柳县令家的哥儿姐儿,学文习武,在费县传为美谈。都说柳家三子四女,年纪不大,文武双全。柳勇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更是名声大噪。
日子在平静安好中度过了三年。
在柳勇四岁的时候,他像平常一样,去柳宜设在县衙的书馆里去上学。
由于柳勇走路时,不是在背书,就是在想着修炼的事。在花园里,被一个男人匆匆忙忙冲进来的人撞倒在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