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相遇,
初时以为是偶然。
未来某时,
蓦然回首,
才猛然发现——
那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当你意识到即将失去什么时,你是否也变得格外珍惜?
陈墨现在就是以这种复杂的心情第一次踏入了这所大学。
以前总以为有无数的机会来这里,所以反而一次都没来过。事实上,以陈墨百名左右的成绩,确实刚好能录取到这里。
只是现在,紫色的梦魇将这样的机会撕碎了。
学校占地极广,足有三千亩;
护校河环校一周,绵延十四里。
入得校门,但见
巍峨正大坊宛如天井倒挂于长空;
耸立校史柱犹如擎天柱直刺苍穹;
砖红图书馆宛若丹霞神山掩日红。
陈墨惊异于眼前的壮丽与恢宏,心中的烦闷仿佛也被冲散许多。
远处三五成群,影影绰绰,或玩闹,或嬉笑。
陈墨下意识地避开了,朝一旁的幽静小路走去。
鹅卵石漫成甬路,穿过大草坪,穿过葡萄架,穿过小树林。
陈墨沿着护校河不紧不慢地走着,一圈下来,足足花了两小时。
一路上草木丰盛、风光秀丽。而让陈墨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地方:
一是东南角的豫章版“再别康桥”。说是桥,实际上是一座水上浮桥。宽米许、长几十米的浮桥,将硕大的人工湖一分为二,简约而不简单。如果徐志摩先生看见了,估计得大声痛呼,“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这不是我梦里的康桥!”不过对于埋头刷题的学生党陈墨来说,此处风景别有一番风趣。正是:
荷叶田田青照水,
又有蜻蜓蛱蝶飞。
水趁浮萍风趁水,
野鸭唼唼一双飞。
二是西北角的小杏岭。
朱漆圆柱、碧瓦飞甍的中式凉亭;
雕梁画栋、青砖黛瓦的九曲回廊;
亭台楼阁遥遥相应,假山湖水相映成趣,一派古香古色的园林景致。
又有杏林成荫草色新,鸳鸯戏水波未平。
又有尺鱼灵动,天鹅竞逐......
这大概是全校最美的风景了。
三是眼前的静湖。
静湖依傍庞大的图书馆,位于学校“心脏”。
无风时,硕大的湖面一波不兴,犹如一个硕大的镜面。
岸边杨柳依依,柳影轻盈;少年与书倒影在水中,静谧恬静。
偶有微风拂过,夕阳下的静湖波光潋滟,熠熠生辉。
陈墨饶有兴致地游玩了再别康桥和小杏岭,不曾逗留。
然而到了静湖,他再也迈不开腿了。倒不是这里的景致如何优美,而是静湖让陈墨彻底地“静”了下来。这都不能简单地用印象深刻来概括陈墨的感受——应该是震憾。
有那么一会儿,陈墨如老僧入定般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虽然时间十分短暂,前后大约也就十五分钟。但这对于陈墨来说,已经是十分难得。
要知道,近两个月以来,陈墨一直被各种负面情绪袭扰。
紧张、不安、忐忑、忧心、烦闷......甚至恐惧。
每一次的紫色梦魇,都让陈墨身心俱残。
要么是被怪物追杀,最终失足跌落悬崖;
要么是被推上断头台而身首异处;
要么是被悬挂于城墙被万箭穿心......
溺水、上吊、毒虫、毒药、蛊术、火烧......各种千奇百怪的死法都让陈墨经历了个遍。
昨天遭遇李欣瑶最为可怕,陈墨的身体直接灰飞烟灭。
不过,有一点非常奇怪。
不管是何种死法,整个过程都不会流血,一滴血都没有。整个过程非常诡异,却不血腥。
但这并没有消除陈墨心中的恐惧,反而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他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在梦魇中被“吓死”。
依然记得班主任分享过的一个实验——人是会被“吓死”的。
实验是这样的:
教授将死囚关进小黑屋,并宣布要对他处以流血至死的极刑。
首先,教授把死囚全身固定住,只留右手伸出小黑屋。
然后,教授用手术刀刀背划了一下死囚的手腕,手腕并没有流血。
最后,用水滴到桶里的声音来模仿血滴下的声音。
第二天,死囚死了。
尸检结果显示,死囚身体的所有反应与大量失血的症状一样。他的意识相信自己正在流血,进而使身体产生了失血过多的反应。
也就是说,他以为自己的血正源源不断地滴出,最终他在这巨大的恐惧中活活地被“吓死”了。
陈墨每次想起这个实验都是一阵担惊受怕。再比对一下自己的经历,更是一番心惊肉跳。他害怕自己在梦魇中无声无息地死去。
为了对抗梦魇,陈墨也做了很多尝试。
比如熬夜刷题到天明,让自己彻底不睡,
比如买决明子枕头、买琥珀吊坠和手链,
比如念静心咒,强迫自己进入静心状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