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露台有多少年了?
恐怕辰都本地的百姓也没多少人敢打包票说一个准确的数字。毕竟它的历史太久远了。
在江左这片土地上,没有史官记录着春秋往事,全靠口口相传。目前流传最广,也普遍被人们接受的一种说法是,承露台始建于五百年前,是一个传道的道士筹资建造的。
每到卯时,大阴,月亮上玉兔出现的时辰,承露台上的仙人取露像上的托盘就会凝结出一滴露水。这滴露水凝聚了一整夜的阴气,据说如果让人饮下一滴,就能延寿半年。
消息很快流传开来,于是短短几年之后,承露台就被大人物封了起来,任何人不得进入。百姓虽然怨气十足,但也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看着这个大人物独享露水。
再然后,这位独占承露台阴气露水的大人物因为感染风寒而死。露水延寿一说,也就没有人再信了。
时间流转到现在,承露台也不过是一处修建美观的广场台子而已,没有什么神秘色彩了。如今被拿来举办九州评剑,反而算是给这个久经风雨的地方赋予了鲜活的气息。
虽然距离九州评剑真正开办还有七天的时间,不妨碍今天已经有不少人围聚在台下。大多都是这次参与评剑的年轻侠客们。他们观摩着台子的形状和尺寸,希望能看出一些有利于比武的信息来,以便于他们在二十五那天的比试中取得一个更好的名次。
他们之所以只能在台下看,是因为台上已经摆了许多座椅,也坐着一个人。
一个年纪并不大,但却足以震慑住整个场面的人。
他的名字叫阮文长,是天机书院的弟子。
或者说一个他更容易被人熟知的身份——青云榜的评判执笔。
天下才俊,惊才绝艳者数不胜数,但能登上青云榜单的,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评判何人有资格上榜,还能将他们排出相应先后顺序的,就更需要独具慧眼。阮文长能担此重任,其能耐已经可见一斑。而接连写了三期榜单,还都能让江左的侠客们心服口服,更是显出了他超乎常人的识人之术。
他坐在台上,谁又敢上台?
阮文长一身天机书院的书生衣袍,手执着一根宣笔,正在写着什么。
也就是台下多是些习武之人,不懂文房里的物件,才会把阮文长手上的这根紫黑色的毛笔当成普通的玩意儿。
宣笔产自宣州,以竹为管,用兔毫制作而成。阮文长手上这根,乃是上乘的宣笔。所用的兔毛必须取自在秋天捕获的兔子。这兔子需要常年在山涧野外专吃野竹的叶子,专饮山泉之水。而且只能是公的,不能是母的。就这样,也只能选兔子脊背上那一小撮黑色弹性极强的双箭毛来做笔。以上任何一样不对,都只能沦为二等品。
阮文长手上的这根,更是一等品中的一等品,可以说他指头之间捏着的,就是三枚黄金大钱。
此等好笔,配的自然也是好墨和好纸,而用了这么好的东西写出来的字,也一定是好字。
阮文长落笔顺畅,字体虽然并不方正,但胜在自如写意,有一股说不出的痛快之感。
而他写的并不是圣贤文章,也不是朗朗上口的诗词歌赋,而是一些名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