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有些地方官吏,为了那些朝廷的银两,便故意的斩草不除根,故意的留下祸患。而那些朝中大员们,则心知肚明的私自克扣银两。这些地方官吏,也十分的志趣,不予声张。而那些土匪知道了其中的利害之后,便也私自的和那些贪腐的官吏结交。因此这第三股势力,便十分默契的在地方上周旋了起来。这帮人各取所需,但是独独苦了当地的百姓。
崔泰获悉了此事,勃然大怒,于是在他的亲自指挥之下,当地官兵打掉了几个危害多年的匪帮。这些贪腐的官员怕失了自己的财路,因此给朝廷送去了密信。那些朝中大员接了密信,怒不可遏。于是经过一番密谋之后,这些人便想到了一条毒计。次日上朝的时候,这几人一同上疏,对崔泰大家赞扬,皇帝一听自然十分的高兴。那几人见时机成熟,于是一同跪拜大力的褒举。于是皇帝大笔一挥,将崔泰调回了京城。
等圣旨送到崔泰的手上之后,他陷入了沉思。进京做官虽然好,但是那得放下自己手头刚有起色的剿匪重任,调任是皇帝亲笔写的,不去便是欺君之罪,他知道这份莫名其妙的圣旨,背后一定有人使坏,要是自己不去上任,这些人一定会借此机会,召集党羽大力弹劾,于是经过他左右冥思苦想之后,便想到了一条计策。
崔泰给朝廷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这个庄新之,接任他的职务。那几个朝中大元一信,心中大喜。因为在他们对这个庄新之的身世了如指掌,二十多年前,平安镇的庄家犯了谋反之罪,家长庄如凤和几个儿子,一起被拉到了京城凌迟处死,剩下的女眷,统统下了大牢,一直等到新君即为,大赦天下的时候,她们才被放出来,最后流落街头,变成了乞丐,因此在他们看来,这个庄新之必定是个无能之辈。
经过几位朝中大员的商议,一封文书,很快就送到了崔泰的手中,崔泰将庄新之叫过来将文书交给了他。庄新之看完了文书说道“这上面还说让我接到文书后,即刻回京城,不知父亲还有什么吩咐?”崔泰说道“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我想此次上任,一定困难重重,希望你不要在中途气馁。治理匪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希望你能够从长远出发,让当地的百姓早日脱离苦海!你收拾一下东西,明早就出发吧。到了京城,你去找找虎奔军的谢驹将军,我和他交情深厚,他一定可以帮上你的忙。”
一夜无话,到了日次早晨,父子二人,便含泪而别。
到了京城,庄新之首先找到了谢驹,将自己的来意,向老将军简述了一遍。此时的老将军,此时已经快一百岁了,但是说起话来,依然中气十足!只听他哼的一声骂道“就这么几个破烂土匪,怎么就剿不清?都是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几个东西,从中作梗。这些小子才是匪患的根源!你先去吏部,听候安排,我和兵部鲁尚书说说,请他给你调配一个称职的总兵。你一路上要多加小心,做事定要光明磊落!不要给那些盯梢的人,抓住了把柄!对了身边多带几个仆人,有什么事,还可以帮你传个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