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崔泰发现这个部落王对自己十分的信任,于是说道“大王,我发现贵部落没有文字,如果可以,请允许我为你们造出文字,有了文字,大王的部落,在周围的部落中,可谓鹤立鸡群。”这部落王一听,眼睛一亮,他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也知道文字是个好东西。他听说眼前的人,居然可以为他造出文字来,顿时欣喜若狂。他不顾几日的疲劳,立刻在自己的文臣中,挑出了几个学识颇高的人,帮助崔泰造字。
崔泰从此便在这里住了下来,一边了解向各国的风土人情,一边以方块字为蓝本,为他们制造文字。经过崔泰一年多的努力,新的文字终于制造了出来,其中常用字两千个,少用字五百个。同时崔泰组织编撰了一半字典,当这位部落王翻开印有两国文字的字典时,竟然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当崔泰根据读音,将这位部落王的名字‘艾里密克’,用两种文字写在羊皮上,面呈给他的时候,这位部落王竟然师生痛哭起来。
痛哭过后,这位艾里密克要来毛笔,在旁边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文字,艾里密克哈哈大笑。
从此之后,这位艾里密克便在崔泰帮助下,开始了一系列的的改革,他将自己的部落过,命名为??。还从全国各处,挑选出来数百个聪明的少年,将他们召集在一起,跟着崔泰学习书写文字,这些人学成之后,这位部落王艾里密克,还开始命人四处搜集民间传说和典籍,为本国编纂历史。同时他还亲自给大华国的皇帝,送去了亲笔书信。
大华国的皇帝接了书信,十分的高兴,他当即派出使者,到王庭与这位艾里密克会面,会上两国还重新的划分了边界,从此以后长城为便以长城界,由于长城边上,有一些土地适合耕种,因此为了两国的友好,大华国还出资引出了一条河流,专门灌溉那些土地,艾里密克便将自己的一部分国民,东迁到此,从大华国那里学习耕种,由于没有了战争的威胁,庄新之便将那一处豁口,拆除之后重新修筑,建成了一座小城,专门用来给两国的商旅提供交换货物的场所。自此之后,这个边陲小城,渐渐地繁容了起来。庄新之还给这座小城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诚城”以此提醒买卖双方,以诚为本。
崔泰见自己的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便留在艾里密克的身边,又辅佐了他两年之后,便提出了辞呈。艾里密克听说他要走,便亲自过来苦劝。崔泰便把自己西行的目的,向艾里密克和盘托出。艾里密克见自己无法挽留也只得作罢。三天之后,崔泰便带着自己的五个随从,重新上路了。
这三年来,崔泰对西部各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这才知道,原来大华过的西面,居然还有许多国家,因此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崔泰还是十分憧憬的上路了。崔泰还在做总督的时候,便觉得此地少雨干旱,等到了??国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那座小城,竟然已算多水之地,等他再往西走之时,他才感受到,原来那个??国和这里比起来,都已经算鱼米之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