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纽力克吉击败了大祭司之后,他们才依靠这些关隘,开始北上。由于当时天宁国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北方,因此对于南华国的进攻,没有做出过多的防御,因此在头一年的时间里,南华国进军顺利,夺下了许多的州县。回到了京城的纽力克吉得到战报,便开始筹备新的战事。
这一天,纽力克吉一边看着看着地图,一边听着官员向他介绍南方各州的风土人情,纽力克吉用手掌在地图上比划了一阵,他发现现在的天宁国已与南方的南华国,在国土面积上,大致相同了,但是自己的北方,大半的地方土地贫瘠,没有南方那么富庶,而且南方的人口,是北方的四倍不止,自己虽然做了皇帝甚至是天可汗,但是对于南华国的百姓来说,仅仅是个毫无意义的称号罢了,而且南方的百姓,一直以自己为正统,常常拿自己的身份做文章,因此纽力克吉隐隐觉得,要想收复南方的国土,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纽力克吉收了收沾沾自喜的心情,重新与大臣们商议战策。
不过经过那场战争,北方的百姓,已经认可了这位新任的皇帝,那些原本在四处反抗天宁国的叛军,也慢慢的被平息了下来,国家的凝聚力,比战前得到了更大的进步。因此纽力克吉修正了半年之后,举兵二十万,开始向南进发。
进军之前,纽力克吉先将经过编辑的赵春的事迹,编定成书,派人拿到南华国售卖,同时还派人将他的事迹编成戏剧,由官府出钱,派人到各地演出。百姓们就这样了解了赵春的生平,在百姓们看来,若赵春不蒙冤被杀,白山部绝无可能,攻破京师,一统北方。因此地处北方的百姓们渐渐觉得,大华国被道弃义,天理不容。
与此同时,这些书和戏剧也慢慢的向南流传,在南华国的街头,赵春的传记,都成了畅销书,茶馆酒楼,都在排演着关于他的戏剧。
福王得知了此消息,十分的高兴,当赵春在京城遇害的消息传到他耳中的时候,他的心中便愤愤不平,因此便派人,暗中走访,打算查明真相。当他得知很多谋害赵春的凶手,已经南逃到了南华国,因此颇为震惊,于是他便写了一封奏折,准备借此机会,劝说皇帝为赵春平反,同时将那些盘踞在朝堂上的大华国的逆产铲除。
这天早朝,皇帝看了奏折之后向福王问道“这个赵春,寡人在登基之前便听说过他的名号,但是朝廷颇为器重他,可是不知为何,他后来背叛了朝廷,然后被杀,看完爱卿的奏疏,似乎其中另有隐情。”福王禀道“启奏陛下,背叛朝廷一说,毫无根据,这赵春是被陷害致死的,希望陛下为他平反。”皇帝点了点向众朝臣问道“我也觉得此案颇为蹊跷,你们当中,有不少是从北而来,有谁清楚事情的原委?好好给朕讲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