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之事,由于朝廷钦差来的太快。方平还没来得及藏匿证据,就急匆匆来迎接钦差。
钦差宣读要将方平革职查办时,方平古井无波的向着自己管家使眼色,管家心领神会。待方平被押走后,管家急匆匆来处理,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账本,以及几箱刚刚送过来的金银财宝。
殊不知,这位管家后面就跟着朝廷的人。就这样,方平贪污的证据,以及大量的金银财宝,被钦差侍卫查获。
根据账本上的记录,青州半数官员被革职。其中三分之一的官员,包括方平,向越进在内,都被关在囚车里,押往京城斩首。
杨洪兴因为担心这帮死人,在临死前咬自己一口。于是把里面跟他有过关系的人,在路上就悄悄地处理掉了。在外人看来,就是畏罪自杀。
此事过后,柳朔有一日,趁杨洪兴只有一人的时候,走到了他一边。
柳朔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问道:“天下贪官多如牛毛,易儿许给你什么让你做那件事”?
杨洪兴听后浅笑不语。
柳婉问过卜易,但是卜易说,他什么事都没有答应杨洪兴,更没有给他什么东西。
柳婉不信,因为她也知道杨洪兴是个贪官。但是因为他处事经验老道,所以在外人看来就是难得的大清官,国家的顶梁柱。所以柳婉才不信卜易什么都没有答应杨洪兴,所以才让柳朔得空,寻杨洪兴试探试探,别让他趁机占卜易便宜。
“你笑什么?”柳朔不悦道。
“柳帅若有空闲,不如多去陪陪你那外甥。跟老夫扯什么闲话。”杨洪兴摇头说道。并且语气透着撵人之意。
“宰相大人此言何意?世人谁不知你贪得无厌,易儿若没应你什么,你会帮他做事?”柳朔面色阴狠道。
“柳帅言重了,严明律法,整肃吏治。是我等朝中大臣的分内之事,七殿下没有答应老夫什么,老夫也没有要求七殿下做什么,柳元帅尽可放心。若实在不信,老夫也不方便多说什么。”杨洪兴一板一眼道。
柳朔听完后站在原地,脸色凝重的看着杨洪兴越走越远。同时双拳紧紧的握住想到:若你敢威胁易儿做什么,老子哪怕拼着被斩首也要杀了你。
之后柳朔便愤恨离去。
而杨洪兴上了自己轿子后想到:到底年轻,老夫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太子若康健倒也罢了,但若太子早夭。能继承大位的皇子,虽不一定是七皇子,但是他的机会一定很大。几颗无关紧要的人头,就能得到未来皇帝的一份人情,何乐而不为呢。退一万步说,即便七皇子没有继承大位。那以他的聪明才智,将来成就一样非同小可。提前落七皇子一个人情,怎么算都不赔。柳家姐弟啊,做弟弟的是个武将不明白。你这个当姐姐的怎么也不明白?唉!
杨洪兴想到最后不禁摇了摇头。
而柳朔找到柳婉说明此事后,聪明的柳婉稍加思索便想明白了。
因为她知道,她的儿子不会骗她。不说是不说,但只要说就绝对不会骗她。所以柳婉就根据杨洪兴的表现,推理出了让自己满意的结论。
看着姐姐嘴角含笑,眼睛流露出睿智的眼神时,柳朔就知道,他的姐姐懂了。于是便问道:“姐姐想明白了”。
“恩”。
柳婉点点头。
“还请姐姐赐教。”柳朔笑了笑抱拳说道。
柳婉看柳朔的样子顿时就笑了,然后说道:“咱们是亲姐弟,不用行此大礼”。
“可是我的好姐姐,你在想什么?总得告诉弟弟我吧。是你让我去找杨洪兴,原因说的那么可怕。我不管,反正姐姐不给交代,弟弟我就不走了。”柳朔耍赖道。
柳婉看着柳朔就笑,等柳朔说完后,柳婉就脸色正了正说道:“他盯上的不是现在的易儿,而是将来的易儿”。
“将来的易儿。”柳朔看着柳婉不解道。
“对。”柳婉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他自知作恶多端,下场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他今天帮了易儿,等他日东窗事发,陛下要将他抄家灭族之际,他也好求易儿为他留下一条血脉”。
柳朔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有道理啊!陛下正值壮年,这个老狐狸就想到那么远”。
“朔,打仗你是把好手,可人际关系就差了些。姐姐不求别的,只愿易儿无忧无虑,一生平安幸福就好。”柳婉眼光看向窗外说道。
柳朔听后也点了点头。
心中的疑惑解开后,柳朔便向柳婉告辞。而此时的卜易,正在御花园陪卜元散步。
卜元渐渐年纪也大了,身边人对他总是充满敬畏,平时一句真话也听不到。
卜易跟他聊天时,虽然经常惹他生气。但是卜元知道,其他的儿子们都把他当皇帝,而只有卜易把他当父亲。会跟他玩闹,会跟他开玩笑,有心事也跟他说。
所以随着卜元年纪越来越大,能让他体会到人情冷暖的卜易,就越来越让他喜欢。卜元甚至考虑过,若太子发生意外,就立卜易为新太子。
当然,卜易是不知道这些的。他只是单纯的想逗卜元开心,不想让自己的大兄弟整日都愁眉苦脸的。
可是在柳婉看来,卜元是越来越宠爱卜易。柳婉也越来越担心。柳婉甚至,单独找业魂明宝提醒她,要她提防潜在的危险,别让卜易出意外。
业魂明宝也保证会把卜易照顾好,并且也多次提醒卜易少去找卜元。但是卜易根本满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
时间又过一年,这一年卜易十五岁。
一天,卜元正在处理日常的政务。可是当他看到监察院送上来的,全国各地的贪官名单时,头又深深的痛了起来。
卜元捏着眉心,靠着龙椅休息了一会。不知怎么,他就想到了卜易。
“来人。”卜元揉着自己太阳穴说道。
“奴才在。”守在外面的于大纲听到主子声音,赶忙走进来说道。
“传易儿过来。”卜元头也不抬道。
“奴才遵旨。”于大纲说完后,就赶忙小跑出去,去太学院传卜易。
此时的卜易正跟着师傅在练剑。日上三竿,正是练武的好时候。
“七殿下,七殿下”……
于大纲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卜易收功而立,转过头看到气喘吁吁往过跑的于大纲后,就赶忙迎上去说:“于公公,你怎么来了”?
于大纲上气不接下气说道:“七殿下,快,陛下传你”。
“父皇可有说什么?”卜易脸色一正问道。
于大纲摇摇头,然后说道:“总之不太高兴就是了”。
卜易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跟师傅告别,又去换了身衣服,这才赶往御书房。
路上卜易就想,这一阵自己从没做错过什么,找自己肯定又遇到了麻烦事。
“孩儿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卜易跨进御书房后,半跪下说道。
“易儿平身,快平身。”正靠着龙椅假寐卜元,一听到卜易的声音就赶紧说道。
“谢父皇。”卜易说完后便起身。
起来后,卜易上前几步问道:“父皇寻孩儿来所为何事”?
“唉”!
卜元叹了一口气后,闭上眼低了下头。然后又睁眼抬头看向卜易,有些虚弱的说道:“易儿,朕累了”。
“父皇,你怎么了?”卜易赶忙走到卜元身边问道。
“朕没事,没事。”卜元摆了摆手道。
卜易心疼的用手顺着卜元的胸口说道:“父皇,可是弟弟妹妹们又犯错了,让你难以处置”。
卜元听后又摇了摇头,然后拿过一本,他刚刚看过的奏折给卜易。
卜易伸手接过,打开细细的看完后说道:“又是贪官”。
“对,又是贪官,竹州的。”卜元点了点头道。
“父皇可派钦差大臣,下去严办啊!”卜易理所应当道。
卜元听后摇摇头,然后说道:“看看奏折的时间”。
“半年前的。”卜易看了一眼落款的时间,眉头一皱说道。
卜元点点头,然后又说道:“半年来,朕已经连续派下去三波钦差了。次次回来的都说竹州知州无罪,此奏乃诬告”。
卜易听后沉默了一会,然后悠悠然说道:“父皇应该有值得信任的大臣,要不然就大权旁落了”。
卜元听后立刻怒瞪卜易,但是看到卜易那双替他担忧的眼神时,怒火顿降。然后又摇摇头说道:“这种话也就你敢说”。
说完后又摇了摇头,然后卜元就拿过另一本奏折开始审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