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转眼就是五月中。
夏日的阳光洒落大地,带来一丝丝热辣。
李豪手里拿着钓竿,站在湖畔,感受水面的清凉之意,浑身通体舒泰。
眼前的玉湖,微波不兴,水面如镜,碧绿的湖水清澈透底,水草之间,小鱼来回追逐着,嬉戏着。
美丽的玉湖,似乎永如水面一般平静。
李豪叹口气,自言自语道:“硝酸甘油制成了,只怕再也不会平静了。”
经过两个月的忙碌,从开采黄铁矿,提出硫化铁,再到制取硫酸,制作硝酸等一步步全部顺利做了出来。
作为后世专门爆破的人员,私下里做过这些,总算轻车熟路。
现在在玉湖的西侧两里处,有一个大水槽,里面就是蒸发浓缩的甘油,最后加入少量硝酸,形成黄色的油液。
这油液正是硝酸甘油。
水槽一份为二,另一半的水槽里,李豪早就在下面铺就了硅藻土,硝酸甘油流过来,自然就能与硅藻土混合成炸药。
一旦硝酸甘油流入硅藻土之内,其实已经很安全。
考虑到危险,只有这一步,是只有李豪才能操作的。
当然,李豪有充足的把握,这个地方其实很安全的。
另外,他还多了一个设置,水槽上,他连接一根长长的细竹竿,一直通往外面一处坡地之下,那里有一个木桶,硝酸甘油最后就流入到木桶内。
当然,木桶四周之地,李豪也早洒下硅藻土,只有甘油流出来,自然也和硅藻土混合成安全的炸药。
但是,那个木桶就留在那里。
他去取炸药,自然也是拿着木桶,取满一桶,就装运上马车,运到他的简易作坊。
作坊就设置在玉湖南岸,是由两排茅草屋组成。
这既是他们的作坊,也是他们的宿舍,同时制取出来的炸药也放置在边上的一间草屋内。
在玉湖的北岸,则有更多的草屋,那是后来来的200弟兄的住宿房间。
这200个弟兄,正是由周云起送来的,据说都是各个将军的家丁。
他们果然都是精锐,不光身体强壮,而且头脑灵活,做事极有眼色,很多人一教就会,令李豪的工作进程大大加快。
李豪采用了流水线作业手法,每个人各负其责。
采矿的就采矿,熬草木灰的就熬制草木灰。
当然,有些关键步骤,比如制作硝酸,就没有让他们参与,全部李豪原来四眼楼的弟兄郭彪带队负责。
这200人中,也有表现不错的,有个叫郑飞的,尤其杰出,小伙子大高个,浓眉大眼,做事拿得起放得下,现在这200人李豪直接交给他管理。
他竟然也能管理的井井有条。
李豪看他竟有点后世包工头的风采,每天天不亮,就吆喝着让那些人上工,天黑,还催促着那些人做事。
为此,李豪光是请他吃饭就请了三次。
今天,原定的计划已经完成。两边都在大摆酒宴,正准备庆祝的到来。
李豪好不容易轻松下来,拿出早准备好的钓鱼竿,正要尽心在玉湖玩一玩。
身后飘来阵阵肉香,看来饭菜快准备好了。
李豪的鱼,却一个上钩的都没有。
就在这时,身后脚步声响,李豪扭头看去,只见郭彪一脸凝重地走过来,来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守备大人,郑飞那小子去了西边树林里了。那里可有一条通往山外的小路,只要翻过那山,外面有一条大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