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来到李永芳所在的蒙古包的时候,已经是二更天。
当他看到李永芳提着灯笼从蒙古包出来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他们刚刚的惨败。
今天在范文程与李豪会面的时候,李永芳派人找到巴音部落之人,把他们接到这里,一个靠近长城的蒙古包内。
看着蒙古包,范文程心里别扭至极。
就在几天前,他还憧憬着自己的人制作出硝酸甘油,制作出炸药,他一度认为自己离那只有一步之遥。
这一切,昨天之战后,彻底化为了乌有。
今天,见过李豪之后,他甚至想都不要想。
他甚至觉得自己好愚蠢,李豪的话一直回荡在他耳边:“硝酸甘油就是这个特性,谁动他都会爆炸,很不稳定啊……”
他摇摇头,迈步走进蒙古包内。
……
火盆里,牛粪烧的正旺,映照出李永芳脸上的笑容。
两天来,他第一次如此顺心畅快。
“怎么样?我早说过,密探之事,用钱铺路,就没有不通的。”
他拈着长须,得意地说着,
“如果早跟李豪买,不是早就没事了。”
“可是……”范文程有些踌躇,
“实在太贵了。”
“贵?又不是我们买,这个非得陛下定夺之事。”
“可是?”范文程还是有些犹豫。
“可是什么?如果早买的话,哪有这么贵?你现在该想想,如果不买这炸药包,我们又该如何交差?”
……
“好了,小范,今天好好休息一夜,明日骑快马,尽快将此事告诉陛下,请他定夺才是要事。”
关键时刻,李永芳一锤定音。
……
又是一天过去了,五百里外的京师也进入了夜色之中。
天上繁星点点,紫禁城的灯火也渐渐熄灭,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
慈宁宫内,灯火依旧高烧。
太监、宫女站在宫外安静地候着,没有一丝声音。
屋内年轻的崇祯皇帝,刚刚醒来,发现自己竟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在他面前,年迈的刘太妃看着他,不由得心疼地问道:“陛下,怎么如此辛苦?”
崇祯有些不好意思,刘太妃是万历年间的老人,他今日正是忙碌了一天之后,前来刘太妃这里问安,谁知道一坐下,竟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他实在太困了,已经三天没有合眼了。
他只有十八岁,却要肩负起这个天下,他没有别的办法,他学着他的老祖宗朱元璋,勤奋勤奋再勤奋,日夜工作,哪怕夜里也要批阅奏章。
这些天来,边关催要粮饷的奏章如雪片一般飞到他的案头,今日与群臣商议粮饷之事,那帮蠢货,竟打着内帑的主意,绝口不提自己该催税银之事。
“天下竟只是我一人之天下吗?”
气虽气,不过事还得做,现在朝中头等要务,就是袁崇焕督师的各项事宜。
可是按了葫芦起了瓢,辽东强了,其他之地,本就捉襟见肘的粮饷,就更加的少了。
另外还有西北的流民,让他不胜其烦,听说那里又有干旱如何如何,每每看到这些奏章,他都有种痛不欲生的感觉,似乎自己天天忙碌,一点作用都不起,而这个国家似乎天天就与灾难相伴一般?
到处都是灾祸,到处都要赈济,可是钱从哪来?
国库没钱,内帑所余也不多,此刻犹如唐僧肉一般,哪路神仙都想吃上一口。
再吃下去,自己的内帑也一贫如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