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的日子不就是那样,每天早早起床,吃个早饭赶去班级里,听一上午的课,中午吃个饭午休,醒来后在听一下午,然后吃饭运动,晚上写作业。
按部就班,但是心思单纯,目标全都是两年多后的高考。
当学生的,融入集体基本都很快。小半个月,打散重组的班级就已经很融洽。当然,每个班都会有那么几个欠的不行的,不理就行。
在开学一个月后,从云开展了第一次月考。
每天在学校学六门功课,回到家还要做两道算法题的方朝周,名次稳定的保持在自己刚入班时的顺序,反而田一夏有些落后,掉了十名左右。
班级前三还是给那薛度、应光宣、储志琴三人霸占着,并且三人的成绩有拉开第四第五名三十分左右的趋势,让邢君玉在周五下午好好的开了个班会。
作文大赛复赛结果出来了,方朝周拿了二等奖,次序在第十一名到第五十名之间,具体位置不可知。不过已经有参加暑假采风的资格了。
而田一夏,则是三等奖,次序在五十一名到一百五十名之间。
拿了一二三等奖的同学有资格参加决赛,在决赛中取得好成绩同样有参加暑假采风的资格。
决赛时间是四月底,决赛地点同样是在报业大厦。
顺便提一句,在月考时方朝周收到了一条短信,说他中了二等奖巴拉巴拉的,在考试期间的方朝周以为是垃圾短信,就忽略没管。直到考完,回家躺在床上,忽然想起来自己之前是投过一幅照片给什么协会,连忙从床上起身翻到那次的报纸然后对比自己手机里的短信,发现的确是同一家。
直呼“好险”的方朝周按照短信的指示,在约定的时间段内用自己提交作品时预留的手机号拨了过去,对面是个声音很好听的小姐姐。
电话内的具体内容,是确定方朝周的年龄和职业。原因是他们审核的时候看到方朝周写的职业是学生,且方朝周提交的照片色彩、构图和主题都比较出色,如果方朝周真的是一个学生的话,希望能做一个采访。
方朝周表示充分理解,并询问采访的方式是自己过去还是他们过来,惹得电话对面的工作人员笑得不行。
“没有线下采访的必要。这奖金才多少点啊。到时候我们加一个QICQ的联系方式,然后找个时间聊两句就行。”
方朝周给搞得有些不好意思,在对面讲了一下大概的注意事项之后就把电话挂掉。
也就是他,头一次在比赛里面拿到实物奖励,才显得有些激动。二等的奖金他确认了一下,到手2000元整,给个银行账号其他的不用管,等着收钱就行,算是把方朝周那张照片的使用权就给卖出去了。
当天下午,他和协会采访部的小姐姐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密切交流,在把学生证和身份证等照片给对面看过之后,采访最终完成。
采访部的小姐姐还索要了方朝周的地址,说要把刊登有方朝周作品的杂志给他一本,让他着实是,有些受宠若惊。
等这些忙完,也就到了研学的时间了。
研学活动其实已经传了很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