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是BP机和寻呼行业的暴利时代,这个行业虽然短暂,却是承接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桥梁。要想抓住移动时代的机遇,寻呼行业无疑是一把钥匙。
邵军果然很给力,邮电局副局长都给他约到了。供销社系统果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让江奕出乎意料的是,邵军竟然是“一拖二”,在邮电局的基础上,临时增加了一个客人。
“孙局长,内吼啊。”李大庆故作姿态,博得大家一笑。
“李老板幸会。”这个时候到北方来考察生意的南方人都是老板级的。90年还没有实施公司法,不是这个总那个总满地走的时候。
“这位是?”“李大成,”魁梧的汉子自报姓名,斩钉截铁。
“李先生好啊。”建立本家,李大庆自来熟。
“叫我李同志吧。”江奕确认了,这位必是军队系统的无疑。
孙局长先开场:“邵军是老朋友了,交代的任务不能不办。可是实在抱歉,现在任城这边还没有开始办理这个寻呼业务。不过也是巧了,这位李…李同志恰好对这块业务也感兴趣,所以一起看看有没有什么合作的空间。”
先抑后扬,这领导够艺术。
李大庆介绍了己方对于传呼行业的展望、业务开展愿望和资金实力,李同志强调了己方已经有了寻呼设备、技术和人员的事实。但是对于能否扩大,暂时不置可否。
“李叔叔,请问一下,如果不能扩大受众,那么这个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是在军队里使用,又给我谈什么呢?
“哈哈哈,这个倒也是,”这汉子倒也是憨厚的可以,这么关键的条款都没想清楚,“实际上,我们是军队系统的寻呼设备,按理说也可以民用,只是暂时还没有审批。”
“我就说吧,你肯定瞒不过去。”孙局长也松了一口气,你这不让说,那不让说,可憋死我了。
“要是开放民用会有一段距离,能有多大的大经济效益也说不清楚。李老板有什么计划吗?”
“这个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未来随着民众收入的提高,会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李大庆对这个也没什么想法,只能努力回忆着江奕交代的事情,“如果能够合作成功的话,可以给予技术转让方一定的股权或者费用。”
“我补充一下,如果是军队系统的技术,并且获得民用许可,每年应该可以有50万左右的技术转让费。”江奕看出来了,这位李叔叔貌似什么都有,只是缺钱。
那就给他一些甜头。
果然,这个很及时,李同志眼睛都是一亮,身体也向前微微倾斜:“我们还有一些机械、交通等领域的企业,可以与李老板一起合作。”
看来这次在寻呼机合作不是偶然。
90年代是中国军工系统最惨的时期。80年代初期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之后,一切向经济发展让路,包括国防建设也要忍一忍。大量军工企业开始失去订单,很多军工企业的领导人变成了化缘者,虽然两伊战争的订单挽救了很多企业,但是更多的企业没有这么幸运。
88年两伊战争结束,急迫的订单也没了,只能给军队一个政策,叫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此,部队便办工厂、建矿山、搞公司,通信兵经营传呼服务。直到99年大使馆被炸以前,军工系统都是一直处于饥饿状态。
这个李同志,应该就是化缘来了,或者为经商铺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