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赶时间,我在宝马山找了个装修公司,花了一天时间,就把书店给装修好了。
陈列书的书架子,只要四、五个就足够摆满书店的空间。根据铺面面积的具体情况,我自己画图设计了几个书架子,让木工师傅按照我的图纸设计的式样钉装,赶在元旦前,完成书架的制作。于是,几个老乡花了两天时间,就把书架做好了。一家简单的小书店,初步成形。
星期日,我与郑玉玲一起,到主山的海马家私城选购了我们喜欢的电脑桌、办公椅和席梦思床垫,由店家派车送到书店。去东湖花园的某打印机专卖店选购了电脑和打印复印一体机,方便做生意,还给10000号打了个电话,将电话和上网功能,开通了起来。
安排完这一切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去买书回来,着手开张营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个书店的经营定位,是以租借图书为主,辅助卖书、文件制作、打印、传真和复印等工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打算主打杂志类、小说类、励志类和生活类的书籍来招徕众多的打工群体。毕竟这个群体的文化层次不高,以娱乐消遣方面的书为主来打发时间,所以,读者还是蛮多的。从经济角度来讲,按照这样的方式经营,那些读者可以少花钱,多读内容,是个很花算的生意。作为图书经营者的我来讲,一本书的投入,特别是杂志类经过10(次)个人的阅读,就可以将投入的本金收回,只要阅读的人多,利润是可观的。能做到投入少,产出多。一本好看的书,可以重复几十次,其利用价值还是没有变化的。这种经营思路是正确的。
采用VIP、普通会员制和非会员制,会员制需收押金100元,以天的方式计算,不够一天,按一天计算,每天按0.5元计费,看的时间越长,花的钱就越多,每次的量,如果是VIP,每天可以租5本书,每本按0.5元/天计费,对那些喜欢的人来讲,是花算的;对于不爱,装斯文的人来讲,那是拿钱买麻烦,总的来讲,的钱还不够买一瓶矿泉水的价格,超花算。书是不能搞坏的,搞坏了,就按原价赔偿,这样一来,保证了的人爱惜书,不轻易把书弄坏。
非会员制收押金200元,同样以天的方式计算,但价格是按照1.00元/天来计算的,这样,就给不打算做会员的人增加了经济压力,逼迫他们尽快地将书籍的价格进行了最大化,让更多的人成为会员;
如果是VIP,则的量更大,但花的钱就更省,价格按照0.3元/天计算,这样,就可以拉大消费群体,让读者抱团,介绍潜在客户。
当然,为了增加用户体验和粘着度,凡是介绍10人以上的读者,一个月后,可以退回每月阅读书籍费用的10%,鼓励大家都来读书。
这种规则,只有我在做,从来没有人在读书上想到这种经营方法。到底这样经营书店有没有效果。那还要经过实践检验,才有说服力。
为了找到合适的书,我去东莞邮政发行局找杂志,批发杂志;去广州大沙头的图书音像市场找书,批发书;去深圳的龙岗,找杂志社的发行部,批发更多的杂志和旧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