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山的路上,安平心里一心惦记着山下的异常,完全没有注意到他身后跟了一大批人。此时的他也不会猜到,今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师父,我刚刚在山下的时候……”安平刚走到门口,还没进屋,就急着给老和尚讲山下的事情。
老和尚此时正坐在最中央的屋子里打坐,屋子中央放了一座大的石佛像,并不似常见的佛像造型,这是很多年前,汉海村人的祖先供奉着的,和现在的佛像差别很大。老和尚就坐在那佛像前冥想,听见安平在门口大喊,抬手示意安平噤声。
安平放慢了些脚步,轻手轻脚的走到老和尚面前,在旁边的一个蒲团坐下,脸色焦急等待老和尚结束打坐。
等了好久,安平都快有些坐不住了,老和尚才睁开眼。还没等安平开口,老和尚已经主动询问安平,“舒先生他们已经回去了吗。”
“我送舒先生他们上了船,船已经出发很久了,这会儿估计快到岛外了。”安平如实回答道。他还想给老和尚说山下的事情,但是老和尚又出言打断了他。
“你给我演示一遍你的功课。”老和尚的语气非常地平淡,像是什么都还不知道。
“师父,你先听我给你说山下,我今天……”见老和尚对山下的事情毫不知情,安平的语气更加焦急了。
但老和尚并没有打算让他说完,直接打断了他,神色也变得严肃了,“先给我演示一遍你的功课。”
老和尚平时都很慈祥,和安平说话时脸上都是一脸笑容。此时老和尚脸色严肃,声音也开始变得强硬了。安平很少看到这个状态的老和尚,也不敢再继续说山下的事情,盘膝坐好开始打坐。
老和尚教给安平的东西很多,都算是安平每天例行的功课。除了基础的打坐冥想,还要学习调息运气、默写经文符号、判断阴阳风水等等。老和尚让安平把这些功课都一一示范了一遍,有些安平还没有学习完全的,就让安平背诵这些功课的要诀。
老和尚全神贯注地检查着安平的功课,生怕遗漏了哪一个细节,期间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认可。安平的确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每天都会认真的完成这些繁重的功课,日复一日,从不偷懒。即使是老和尚这样严苛的人,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终于到了,这里一定就是老和尚住的地方。”安平的功课还没有全部展示完,门口就响起了嘈杂的说话声音。
安平赶紧出门查看,然后就看到一大批的村民已经快走到屋子门外了。他们一眼就看到了安平,嘈杂的议论声一时间更大了,脚上的步子也快了些,向安平家走过来。
安平从来没有看到过村民们上山,此时一来就是一大批,安平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妙。而且这批人的神色看上去也有些怪异,安平虽然不知道他们的来意,但绝不像是善意的。
安平本来想上前询问他们的来意,但是老和尚叫住了他。趁着安平不注意,老和尚一把就提起安平,把他关到了自己的房间里,还在门口上了一把锁。
“你先在房间里面待好,师父需要处理一些事情,待会儿就给你开门。”老和尚对安平说道,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
安平虽然不知道老和尚要处理什么事情,但看着老和尚的神情,再联想到山下的情况,就知道这次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连老和尚都难以解决的事情。安平努力地想把门打开,但是门被锁得死死,而且用的也是一种特殊的锁芯,除了老和尚,没有人能够打开。
安平也尝试过从窗户跑出去,但是窗户也被老和尚提前封死了,显然是早有准备。安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村民们从房间的窗前走过,直奔大堂里去,什么都做不了。
路过的村民也都看到了安平,大多的眼神都有些怒意。只有少部分和安平比较熟悉的,看着安平眼里有些担忧,示意让他就待在房间里面,不要管外面的事情。
此时村民们都已经到了大堂,他们把整个屋门口围得水泄不通,议论声和叫骂声连连,要不是那几个老一辈的主事人管着,他们闹出的动静还会更大。
老和尚默默地站在大堂的中央,没有转身去看门口拥堵的人群。面对着面前的那座的佛像站着,脸上的表情时而微笑时而皱眉,回忆着过往很多很多的事情。他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佛像,眼里不像是普通和尚那样,充满着虔诚和敬畏,反倒是像看一个多年未见的故人,充满着思念和亲切。
“大师。”为首的一名村里老人率先开口,把老和尚从回忆里拉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