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遇故人
河北保定。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位于河北省中心地带、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
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自1669年始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区域性政治中心。
保定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为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等一批历史名人。
1960年2月,撤销专区建制,专、市合并称保定市。同年,撤销原市辖的满城、清苑、完县三个区建制,建清苑县(含原满城、完县、清苑)。保定市共辖10县1市区。
来保定落脚无非就是哈四和小林子都在河北保定当过兵。我们随便找了个客栈先住下,哈四和小林子说既然来老部队这地方了,多玩几天,尤其小林子撺掇的欢实,大概也知道过几天都要分开,我和小羊倌去了四川,那就相见遥遥无期了,多待一天是一天,这年月,谁也不保不齐这一秒做完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两人回到保定颇有东道主的感觉。“三哥,小羊倌你们就瞧好吧,来到这了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吃喝拉撒睡都没问题。你们就啥都不用管了”,小林子一脸的兴奋。
“就你那样,大伙心里都明白,别狗蛋的把话说的太早。”哈四一脸的嫌弃。说实在的,哈四一脸的猥琐,看着就不像是什么好人,可人很踏实,小林子那是风度翩翩,整个一小白脸,偏偏让人觉得就像整个人在天上飘着,让人感觉不那么踏实。
我们上午到保定,中午一点多,小林子一直撺掇吃顿好的,这几天赶路,真还没那么踏实的吃过一顿饱饭。
摸了摸兜,临出行,老爹给了我几百块钱,说实在的,这也是我们平常百姓家几年的生活费用,这年头我们都是凭票供应。使用粮票一分钱都不用花,就可以换到粮食。一个壮劳力工人一个月分配的口粮也就40斤左右。当然也有商品粮,这年代大米0.15元一斤,面粉0.2元一斤,猪肉0.5元一斤,豆油这样的植物油0.7元一斤(我们这样的家庭基本见不到豆油。那是村长那样的家庭才可以吃到豆油)。
说起吃的,小林子那是滔滔不绝,看来这小子在部队这段时间没少祸害他老子钱。保定有名的饭店,是同乐馆坛子肉。这家店在保定已经是很有年头了,他家的坛子肉尤其好吃。坛子肉始于1896年,同乐馆创于1891年。上桌的肉是用很漂亮的坛子装的。猪五花香而不腻,吃起来很软烂。据说这个菜只有保定有,别的地方是真的吃不到。就是饭点儿去他们家吃的话可容易抢不到位置。
看到了我的动作,小林子一脸的不屑:“三哥,你看,到这了还能让您破费,别扯那没用的,今个儿,我做东,您就放开了吃,放开了造,都算我的”。得,又让这小子在小羊倌面前耍酷了一把。
“行,走吧,都哥们儿,都别见外”,我带头先走了出去,我心里压根就没他娘的相信小林子这出,最后不还是我请他们吃饭,这叫看破不说破,也给这小子点面子不是。
下午两点多,我们一行四人到了五四中路路南,王家大院对面。后来拆迁搬走了,搬到了阳光北大街(韩村路)与天鹅路(519路)交叉口南行200米路西,也就是韩村路秀园街东口那里。那都是后话了。这家老字号坛肉馆还真不含糊,都这个点了,生意还是挺红火。哈四和小林子,小羊倌穿的都挺立正。我面庞英俊,但是穿的确实不怎么样,难免土里土气,咱也不在乎,爷来吃饭,咱也不是霸王餐。看到角落里有一空桌,不嘈杂。我们四个大咧咧的一座,小林子扯开嗓子就叫了一桌菜,我看着虽然肉疼,但是我的性格,只要哥几个吃好了,就算把我押到这刷盘子也值了。反正咱哥们也没个去处。去四川也是躲躲风头,没个正事。
菜还没上,“这是谁娘的抢了我的位置啊,长眼睛没?”,随着一声阴阳怪气的公鸭嗓,从外面进来三人,为首的个不大,挺精瘦,小平头,阔嘴,大鼻头,三角眼,给人最深刻印象的是右脸颊有一大块深深地疤痕,好像是溃烂了才好一样。这哥们岁数还不大,穿得花里胡哨,看来值钱的那种,配上他那三角眼,给人成熟老练,又有一些阴翳的感觉。
“别瞎吵吵,闭嘴”小平头用沈阳口音(我一亲戚在沈阳,口音特别好认)喊住了后面瞎比划的那个小瘦子,小瘦子畏畏缩缩,麻杆一样,走起路来轻飘的,这天出门得拿一块砖头,要不容易被他妈的风吹跑了。
“哥们,这位置我们要了,让让呗”公鸭嗓说到,说完话还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平头。
我轻蔑的看了一眼公鸭嗓,没正眼看小平头,说实话,公鸭嗓后面的那哥们体格还行,一米七五的个头,肩膀宽宽的,一脸的憨厚,可看起来就是有点木纳,有点傻。就他们仨,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我撂倒他们三,都不用哈四和小林子帮忙,大概需要半分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