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第211章皇上,静瑶回来了
&esp;&esp;和离和休妻不一样,并不是夫家不要,而是男女两家不愿意再在一块过。
&esp;&esp;此事在大景朝很常见,百姓有,达官贵人也有。
&esp;&esp;尤其那些双方嫁娶之后差距越来越大的人家,和离是最好的选择,往后各自嫁娶各不相干。
&esp;&esp;余静瑶此番和离回到京城,目的昭然若揭。
&esp;&esp;她想再嫁的人是皇上,谁敢讽刺什么,哪个不得上赶着巴结?
&esp;&esp;要知道先帝爷的莲贵妃,也是和夫家和离之后又入宫的,不一样被先帝捧在手心宠了那么多年?
&esp;&esp;弄清楚形势后,余家突然热闹了许多。
&esp;&esp;中秋节前的几日,几乎每天来拜访的人都络绎不绝,向来冷清的余府突然门庭若市。
&esp;&esp;余家人见状,更是宝贝似的捧着自家大小姐,三茶六饭精致得恨不得雕花绣草。
&esp;&esp;“小姐您的衣裳拿回来了,这可是京城最有名的珍绣坊出来的,连宫里的衣裳都未必有这样的花样子,您试试吧?”
&esp;&esp;新来的丫鬟叫兰若,和兰秋一样是她闺中时的贴身丫鬟。
&esp;&esp;当初兰秋陪嫁到姜家,兰若留了下来,此番回来正好继续用。
&esp;&esp;“我都二十五六岁了,哪儿还用得上这些花花绿绿的衣裳”
&esp;&esp;余静瑶坐在梳妆台前苦涩一笑,连看都没看一眼那些精致华丽的衣裳。
&esp;&esp;她坚信,和皇上这么多年的情谊,根本不需要这些轻挑的衣裳来讨好。
&esp;&esp;她轻轻挑了一小勺荷花粉蜜,均匀敷在面颊上,用手指腹细细按摩着。
&esp;&esp;古书有方,桃花荷花均能入药,碾碎了兑入蜂蜜敷在脸上,可使肌肤光滑细腻肤如凝脂。
&esp;&esp;她现在要做的不是打扮,而是尽可能让自己的容颜,和皇上记忆里的余静瑶重合起来。
&esp;&esp;有当年的情谊,还要有当年的面庞相配不是么?
&esp;&esp;“后天就是中秋宴,这两天我谁都不见,去把我的古琴拿来”
&esp;&esp;余静瑶轻轻拍拍手,吩咐兰若。
&esp;&esp;“是”
&esp;&esp;收拾打扮停当,熟悉的古琴也摆上桌面,她深情款款轻抚着当年皇上最爱的曲子。
&esp;&esp;“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esp;&esp;皇上,静瑶回来了,您高兴吗?静瑶终于回来了。
&esp;&esp;……
&esp;&esp;景顺九年算是顺利的一年。
&esp;&esp;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即便有赵元泗这样的叛军作乱,也敌不过英明的帝王御驾亲征带来的安全感。
&esp;&esp;万千百姓们深信,皇帝能给大景朝带来和谐安宁繁荣昌盛。
&esp;&esp;宫中的中秋宴办得格外盛大,正好趁此机会君民同乐,论功行赏。
&esp;&esp;安泰殿装扮得恢弘华丽,精致的花灯高高悬挂,照得整个大殿亮如白昼。
&esp;&esp;宫娥们捧着精致的茶盏点心,穿梭在各个座位之间。
&esp;&esp;大殿之上是帝后的座位,两边则是宗亲百官和各府的女眷,所有身上带诰命的夫人都在列席。
&esp;&esp;余静瑶当然也在。
&esp;&esp;她一袭月光色织锦的长裙,头上挽着简单的圆髻,只簪了两只碧玉海棠钗,通身看去既清雅又不失奢华,在一众花红柳绿莺莺燕燕中脱颖而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