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潭安全区的检查站是二十四小时开放的,因而准备“进城”的人虽多,但通过安检的速度却不慢,人群流动的速度也很快。
在进入安全区之后,所有人被指挥部安排的几辆大巴车统一接到几处空地上,从衡州安全区过来的难民可以在这里安家,如果在星潭安全区有亲友的话,也可以自愿选择去投靠亲友。
星潭安全区是国内的大型安全区之一,从当初的大灾变爆发到现在为止,这三年里面国内以三十座主要的大城市为基础,建立了三十个重兵防守的大型安全区。
目前绝大多数的幸存者,都生活在这三十个安全区之中,除了这三十个大型安全区之外,还有若干个中小安全区,生活在这些中小安全区的人,大都有着很严重的安土重迁的观念,不愿轻易离开自己的家乡。
不过由于呆在这些中小安全区的人要比之大型安全区的人少的多,因而并不容易吸引异兽的光顾,这样看来,这些中小安全区反倒还比较安全。
当然,如果一个不走运遇到什么异兽群的话,这些中小安全区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对于住在那里的人来说,往往就是灭顶之灾。
这次作为一个中等规模安全区的衡州安全区,便是遇到了这样一波强大的异兽群,结果人员损失惨重不说,所有人还被迫迁到了星潭安全区。
如果这波异兽群当初的目标是星潭安全区的话,那它们根本不可能顺利“进城”,只怕在安全区外围就会被全部消灭。
正因为大型安全区的安全程度要比之中小型安全区高的多,因而最近一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安全区在逐渐消亡,大量的人口开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步往附近的大型安全区转移,也使得这些大型安全区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
星潭安全区,顾名思义,便是以大灾变之前的星潭市为基础,联合了周围一些小的村镇建立的,其范围要比之原本星潭市的范围大的多。
杨博坐在大巴车上,发现刚进入安全区时有大片的农田,这样的景象在衡州安全区是看不到的,在大型安全区内开辟农田,是军方接管安全区后做出的一个重要决定,这样做可以让安全区有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
大巴车继续往里行去,杨博发现星潭安全区的各种配置也要比之衡州那边强了不少,写字楼、商场、餐厅甚至电影院、酒吧等各种设施都有,如果没有城中无处不在的四处游荡的难民的话,有的地方看起来甚至与灾变之前的城市没什么区别。
不过虽说各种各样的设施都比较齐全,但数量上却都不是很多,毕竟这年头很多人还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没有解决。
杨博与叶欣妍在一片开阔的空地上下了车,这时已经有很多人在空地上搭了帐篷,准备在这里安家了。
杨博是不准备生活在这里的,他在星潭安全区有朋友,对方同样也是叶欣妍的朋友,两人准备去投奔这个朋友。
杨博的这个朋友名叫张凯,从小跟杨博便是非常要好的兄弟,两人可以算得上是发小了。
之后张凯与杨博跟叶欣妍考取了同一所大学,一起来到了星潭市。
张凯也是名已经觉醒的异能者,这两年混的还不错,甚至在星潭安全区还有套自己的小住房。
杨博与叶欣妍按照之前张凯所给的地址找了过去,很快他们便来到了一个居民区。
这个居民区不大,里面有四五幢极为老旧的居民楼,楼上的墙皮很多都脱落了。
居民区内到处搭着帐篷,有很多难民生活在这里,许多尚未体会到生活艰辛的小孩在四处跑来跑去。
杨博与叶欣妍径直走进其中一幢居民楼中,发现在楼道中也生活着许多的难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