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学校的四人组在一种奇怪的氛围下相处,彼得总是刻意的躲避格温,所以基本不和他们三人在一起活动,而陈诚和小贤因为即将离别的原因,一有空就黏在一起,格外珍惜剩余的相处时间。剩下的格温显得很孤单,常常成为陈诚和小贤两人间的电灯泡,格温也不在意,只是幽怨的目光时常落在彼得的身上,当然了,彼得也在经受着煎熬。
感恩节的假期如期而至,包括周末一共有四天,原本格温是计划邀请几人去她家里玩的,但是因为父亲过世的缘故,也就不了了之了。
感恩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在英国本土时被称为清教徒,因为他们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不彻底感到不满,以及英王及英国教会对他们的政治镇压和宗教迫害,所以这些清教徒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全世界除了美国外,还有加拿大也会庆祝这个节日,只是欧洲国家基本与这个节日无缘,来自亚洲的陈诚和小贤当然是第一次有机会体验感恩节。彼得代表梅婶婶邀请小贤和陈诚一家到他家里过节,他们都欣然同意。
周四当天,早上早早起来,约好小贤,在彼得的带领下去参观一年一度的梅西感恩节游行。游行队伍一路上从中央公园西大道77街中央公园出发南下,转至第7大道继续向南,在42街左转至第六大道,再下行至34街,最后右转沿34街抵达终点梅西百货所在的先锋广场。陈诚拉着小贤的手,一路跟着彼得,看着天空中巨大的卡通气球,小贤连忙拿出手机准备拍照。陈诚对着前面的兴致缺缺的彼得喊道:“嘿,彼得,帮我们拍照吧。”
陈诚说完递过一台崭新的尼康单反相机,彼得接在手里,随意拨弄了几下,就娴熟地帮两人连拍了几张。
陈诚拿到彼得还回来的相机,看了看他拍的照片,忍不住夸赞道:“你真的很厉害,这玩意在我手里和卡片机没什么区别,你第一次用就能拍出这种效果,看来它也有灵性。彼得,我把它送给你吧,你之前的索尼相机正好摔坏了。”
彼得连忙摆手,拒绝道:“不行不行,你这台比我之前那台要贵一倍,太贵重了,我可以自己攒钱买一台其它型号的。”
趁小贤不注意,陈诚靠近彼得小声说道:“新任的约瑟夫警长组织了一个新的特别事件处理部门,他们有些经费,而你被他们当做编外人员,也是有工资的。但是我不能暴露你身份,所以他一直和我联系,还给了我一张银行卡,虽然第一个月的钱还没到时间发,不过我可以帮你预支点,再说这个相机在我手里实在是浪费,你不用和我这么客气吧。”
听完陈诚的解释,彼得只好收起相机,心里其实很感动,他前段时间还奇怪,为什么陈诚让他推荐一款单反相机。
“哥哥,你们两个在嘀咕什么?”身后的小贤拍完照片,还顺带发给了自己在韩国的姐妹,回头看到陈诚和彼得在窃窃私语,连忙问道。
“小贤,前面有花车,我和彼得正准备去看看有哪些明星在表演。”说完陈诚拉起小贤跟着彼得随着人群向前挤去,待看到前面唱歌的那位大姐,实在想不起她是哪个,反倒是小贤一路上两眼发光,很崇拜的看着那位美国大妞,介绍起她的成名曲和各种成就。
傍晚的时候,陈诚的父亲开车载着陈诚和小贤来到彼得家中。梅婶婶亲自下厨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几个人围在长方形的餐桌周围,看着满桌的食物。烤好的火鸡是必不可少的,彼得拿餐刀细致的切片,其他的还有甜山芋、土豆泥、小贤最爱的红薯泥、南瓜派、苹果酱、肉汁等,和中国的节日比起来,算不上有多丰盛,不过梅婶婶和彼得很重视感恩节的大餐,这些食物都是精心准备的。
感恩节大餐过后,几人像一家人一样围坐在客厅,梅婶婶还端来了温热的奶茶,大家说着一些感恩和对于未来憧憬的话。小贤主动提出为大家唱首歌曲,陈诚拿出提前准备的吉他,秀了一把蹩脚的演奏技巧。好在小贤的歌声悦耳动听,表演的时候眉眼飞扬,配以青春活泼的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整个人不同于平时的乖巧,自有一股自信的舞台气场。
一曲唱毕,大家都热情鼓掌,小贤向大家鞠躬,这才回到位置上合陈诚并肩而坐。彼得正难得展露笑容,梅婶婶看了他一眼,问道:“彼得,你和上次来家里那个姑娘怎么样了,你最近有约她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