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恩怨分明(一)
得了聂影的警告之后,杨宁和青萍再无心停留,杨宁以内力驭舟,一叶轻舟溯流而上,船速快逾奔马,比那些顺流而下的快艇斗舰还要快上几分,江水上大小船只往来如梭,无意中瞥见这艘奇特轻舟的船夫无不瞠目结舌。 并非杨宁和青萍有心惊世骇俗,实在是两人都心知肚明,既然有人出动了江夏城中的守军围攻黄鹤楼,那么难免不会出动江夏水军围追堵截,与其小心翼翼防备江夏水军,还不如速速离境的好,料想那些蒙冲斗舰的速度也追不上两人的轻舟。 果然,江夏水军还未出营,两人已经溯流而上了三十里水程,黄燮果然请动了水军随后追杀,却连杨宁那艘小船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只能悻悻而归。 一路上偶然遇到巡江的船只,拦截的命令也早已通过军中秘法传下,但是魔帝的赫赫声名早已传遍江南,只消看到杨宁的身影,那些巡江船便已踯躅不前,杨宁根本不需出手,便可扬长而去,一路平安无事,饶是如此,杨宁也担心水军从后掩杀,当下日夜兼程,第二天午时未到,便已经隐隐看见了赤壁的影子。
过了赤壁,便是滇王吴衡的辖地,不管是江夏的水军还是唐家的势力,都只能徒呼奈何,绝不敢轻易出兵挑衅,擅入滇王境内,按理说杨宁应该放下心来,只是一丝忧虑却浮上心头,久久不能消散,一入滇王境内,虽然追兵不能尾随而来。 却也难免要面对另外的危机。 当日在巴陵郡,滇王吴衡待杨宁十分亲厚,明明是阶下之囚地身份,却有着座上嘉宾一般的礼遇,不仅亲手替他疗伤,更是与他演武论刀,即便是世交子侄也不过如此。 只可惜为了和幽冀的盟约,吴衡最后仍然将杨宁交给了西门凛。 若非西门凛不敢明目张胆地杀害杨宁,只怕杨宁武功再高也已经没命了,即使如此,赤壁一战,杨宁也是险些丧命,追根究底,滇王吴衡也是难辞其咎。 事过境迁。 当日的仇怨或者已经淡去,双方的芥蒂却不会消散,金陵相逢,雷剑云固然极力示好,但是吴衡真正的心腹,荆南将军段越却在新亭参与了对杨宁的围攻,直到今日,杨宁也不知道滇王吴衡对自己地态度。 如今他和青萍的行踪已露,自赤壁至江陵,水路绵延何止千里,若是滇王存心和两人为难,只怕是举步维艰。
想到此处,杨宁忍不住松开船舵。 放下船锚,将小船停在江心,然后走到船头,伸手推开舱门,向内望去,明亮地阳光从舱门斜射进去,将那一道分割前后舱的布帘映射得近乎透明,隐约可见青萍侧身而卧的窈窕身影,耳中传来青萍略显微弱,却还算均匀的呼吸声。 看来她这一夜睡得倒还安稳。 杨宁心中稍安。 却忍不住望着布帘出神起来,到江陵祭拜亡故的双亲。 这是青萍最后一个心愿,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帮她完成,虽然自己从来没有习惯向人低头,但若真的遇见滇王属下挡路,宁可暂时示弱,也不能和他们再起冲突,自己的功力虽然早已恢复,但是天南刀尊岂是易与之辈,比起刀王杨远也不过稍逊一筹,若惹出吴衡出手,自己终究没有必胜地把握,更何况吴衡还是手握重权的藩王,手下精兵强将数不胜数,在身有牵绊之时,还真是不宜树敌。
不知是否感觉到了杨宁若有所思的目光,青萍从睡梦中悠悠醒来,感觉到温暖的阳光透过布帘照射到身上脸上,那种和煦的感觉令人仿佛回到了春天,浑身上下一阵舒畅,或许是昨天临睡前服下的那粒“长相思”起了作用。 虽然已经清醒过来,青萍却懒洋洋地不肯起身,只透过布帘望向舱门那个孤傲凌云的身影,只觉杨宁清瘦了许多,这些日子当真苦了他,自离开马当之后,杨宁一路上不眠不休,驾船赶路的时候自不必说,就是停下来地时候,也要忙着照料自己,不论衣食住行,都是无微不至。 这位出身尊贵无比的少年殿下,虽然幼时受尽了生母冷落,生活上却仍是养尊处优,除了流浪江湖的那段时日,只要在自己姐妹身边,就是头发都是自己帮忙梳理,哪里会料理这些琐事,只可恨自己中毒之后,虽然偶有精神焕发,大多数时候都是昏昏欲睡,竟然不能亲手照料自己的情郎,想到此处,青萍不由一声长叹。
听到青萍的叹息声,杨宁顿时清醒过来,忍不住露出笑容,掀开帘子走了进去,含笑道:“姐姐,前面就是赤壁了,前些日子姐姐在这里大破敌军,当日的英风豪气,我至今记忆犹新,今天外面风和日丽,要不要故地重游一番。 ”
青萍坐起身来,嫣然道:“那算什么大破敌军啊,些许水寇,不过是些土鸡瓦狗,锦帆会上下几乎都是我爹爹当年亲手训练出来地,虽然没有跟我爹爹上过战场,这些年来称雄江水,也是天下无敌,就是没有我指挥作战,也能破围而出。 ”她刚刚起身,钗横鬓乱,白皙如玉的脸颊上染着红晕,当真是娇艳欲滴,杨宁心中一荡,不知不觉中已经伸手将青萍抱住,两人虽然已经有过肌肤之亲,却毕竟时间还短,青萍下意识地便要挣扎,怎奈,刚刚睡醒,血脉不畅,手足有些发软,哪里能够挣脱,杨宁只见心爱之人星目微阖,嘴唇半启,顿觉意乱情迷,不禁低头吻下。
↑返回顶部↑